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談中國第一部國家藥典《新修本草》

      本書簡稱《唐本草》,又名《英公本草》,是第一部國家藥典。唐顯慶二年(657)蘇敬奏請編修本草,唐政府乃詔蘇敬等23人撰修,顯慶四年(659正月十七日完成了全部編撰任務。全書共54卷,分為三部分。《正文》即通稱《新修本草》20卷,目錄1卷;藥圖25卷,目錄1卷;《圖經》7卷,該書修成之後,由唐政府頒行全國,以為藥用之根據,流傳400餘年。書中《藥圖》7卷北宋時就已亡佚無存。《圖經》部分也已久佚,但部分內容收載于《蜀本草》佚文及《千金翼方》二書中,《正文》部分原書雖佚,但文字通過歷代本草引錄收載基本得到保留,近年來國內及日本學者作了許多輯佚、考證工作。

    《新修本草》正文部分包括序例和850種藥,比陶弘景《本草經集注》新增藥物114種,分玉石、草、木、禽獸、虫魚、果、菜、米、有名無用等九類。介紹藥物味、性、良毒、主治、用法、別名、產地等,下以小字略述形態。對古書未載之內容加以補充,內容有誤者,重加修訂,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藥圖》是根據各地繪製的生藥彩圖編集的,這是我國唐代以前卷帙最多,藥物來源最豐富的彩色藥物圖譜。《圖經》是《藥圖》的文字說明,介紹了藥物形態、產地、採藥等,以辨異同。《新修本草》以較多的藥物考證和豐富的藥學知識贏得了中外醫藥者的尊崇,並對後世藥物學發展有深刻影響。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胃氣與發病遲早有什麼關係?

    胃氣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胃氣的多少、有無決定五臟經脈之氣的變化,對於人體的健康很重要。

    中醫認為,脈應四時或為平脈或為病脈,即使是病脈亦易治;脈反四時及不間臟脈病難已。四時之脈以胃氣為本,《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春以胃氣為“夏胃氣為胃氣的多少有無決定人病與不
    《黃帝內經》經文有“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曰死。胃而有毛曰秋,毛甚曰可”一說。其中毛就是指毛脈。 
    毛脈是秋時主氣所反應的脈象胃而有毛,即秋時不見脈而見反四時的毛脈。如果秋時胃氣而微象則秋天發病;而毛甚則是毛胃氣,說明胃氣受損,不能抗病,即。 
    由以上可知胃氣有無決定人病與不,直接決定人病的遲早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楓糖嗎?

    被稱為“楓葉之國”的加拿大其主要特產便是楓糖了, 楓糖是楓樹液所製造的, 其甜味比許多的糖類都要低, 故頗受消費者的歡迎, 男女老少皆宜, 楓糖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楓糖可以加在甜點中, 各種美味小吃中亦可以添加, 楓糖美味甜蜜的滋味, 縈繞在人們心中。

    糖尿病患者眾所周知, 是不可以吃甜食的, 日常的飲食也是主張清淡的, 但是楓糖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嗎?有沒有影響呢?這是每個糖尿病人都應該要有所瞭解的,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糖尿病患者可不可以吃楓糖。
相當於其他自然含糖物, 楓葉糖漿的糖分含量較低, 約為66%(蜂蜜含糖量約79%—81%)。 楓葉糖漿富含有機酸, 含有幾十種礦物質和維生素, (含鉀量遠高於蜂蜜, 蜂蜜中鈣和鎂為零, 鈉不及蜂蜜的十分之一。 )能讓虛弱的體質迅速地補充營養, 使疲勞的肌體和大腦恢復充沛活力不僅被認為是適合中老年人、女性和兒童等群體食用的健康食品, 而且由於是一種低糖的良性能源, 糖尿病人也可適量食用。 楓葉糖漿具有低熱量, 抗氧化的特點, 許多愛美的人士都將其作為瘦身和養顏美容的飲品, 並認為在提升人體免疫力等方面有著較好的效果, 又因其美妙的口感, 被人們更廣泛的使用於各類食物料理中。
作為最具特色的產品, 楓葉糖漿的生產受到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嚴格的監控以確保其安全和品質, 產品不含人工色素等添加物, 不含油脂成分, 被該國人民引以為豪的成為“健康天使”。
糖尿病患者可以適量吃楓糖, 這是可以說是給糖尿病患者一個安慰吧, 世上還有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的甜食。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那種參類適合解除疲勞?

    中藥裡叫做「」的很多,但真正能夠很有效地改善疲勞的只有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四種,此四種參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今說明如下:

 一、人    參
        人參的作用最強,但是用起來有禁忌,稍為有點熱象的都不適合,陰虛的人服用就更加危險了,有進一部傷陰的可能。人參裡包括紅參和生曬,其作用有區別:

1.紅  
    是經過蒸製的人參,藥性偏溫,更長於大補元氣、益氣攝血,疲勞到極點而且確實氣虛的人,適合用紅參。因為它的補氣中帶有剛健溫燥之性,適宜身體非常虛弱,脈搏微弱及出現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病人。從理論上說,這類病人冬天、夏天都可以服用人參,不過夏天用量應適當減少,可以改用生曬冬天再參的服用方法和普通人參相同

2.生 曬 
    是指一般的人,和參比起來,藥性比較平和,不那麼溫燥,既可補氣,又可生津,適用於扶正袪邪、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參鬚也是好東西,市面上參鬚以參鬚為多見,性能與參相似,但效力較小而緩和,同時價錢也便宜有的女性生完小孩覺得虛參湯有典用力過猛,可以改,稍為補

二、西 洋 
    熱象的人,這時候用西洋參較好,至少還容得邊補邊清。因為西洋參性質不那麼燥熱,能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凡是需要用,但體內有虛熱,受不了參溫補者,皆可以西洋參代之
    現在的西洋參有切片、有整,每天可以吃十克左右切片可以直接用開水沖泡,像喝茶一樣喝到水中沒有參的味道了,再把片嚼碎吃掉。如果是,最好是隔水蒸;將西洋參放在小碗中,用水淹過放在蒸鍋中,在鍋中加水,蒸至西洋參質地變軟,之後用開水再次沖泡,待水中沒有之後嚼服參身
    久病傷陰、身體羸瘦之人,可能疲勞感很明顯,病人往往急於改善,這時候參需特別謹慎西洋參就比較保險,即便在夏天也合適,因為西洋參可以氣陰雙補

、黨   
    黨參的作用比參者要弱,但是因為價錢便宜,有時候可以代參起到補虛的作用。中醫急救病人虛脫(休克)時,一般多用參來煎「獨參湯,如果一時找不到,也可用。但是,用量要較大參對脾、肺氣虛的效果最好,與黃耆、白朮、山藥配能補脾,和熟地、當歸配能補血

、太 子 
    作用類似,或者比參的勁還要小一點,而且沒有參的參就是參的山寨版,而太子就是西洋參的山寨版因為太子可以益氣生津,屬於陰陽都兼顧到的補,但整體的力量又比西洋參遜色,其價格便宜,也是有效的替代品
   特別適合久病體弱、脾胃被傷、出現飲食減少、乏力、出汗等症狀的人使用。如果是發熱疾病的恢復期,病人會出現氣陰兩傷者症狀,如口乾舌燥、煩躁、氣短乏力、疲倦不堪等。這時候可以用「太子參生地湯。即便是熱都退了,抗生素也停了,最好還是用這個方子善後,把體內的餘熱再清一清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趣談「砍瓜」

        這種瓜奇就奇在它的特點像壁虎的尾巴一樣能夠再造,不必待到瓜熟後摘下食用,正在成長期能夠隨意砍著吃,吃多少砍多少,天天都有鮮瓜吃,剩下的瓜砍掉後還會再長回去,故名「砍瓜」,可謂天下奇瓜。瓜汁還是自然的創可貼,不慎劃破手,滴一滴瓜汁,助於外傷癒合種了這樣的瓜吃,天天吃鮮瓜。

    其從幼瓜授粉到成熟僅20至26天就可以結瓜。長度一般130厘米左右,最長達150厘米,直徑12-15厘米。砍瓜是近年通過雜交、組合、定位選育而成的一個新品種,絕非轉基因農產品,屬葫蘆科綠蔓匍匐一年生植物。

    砍瓜屬於中國南瓜的一個變種,自愈能力極強,砍瓜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8種必需胺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C,營養價值很高。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談《食療本草》一書

    唐‧孟詵撰食療本草為介紹中國食物之醫療價值的一本著作。


    唐‧孟詵撰成於唐長安年間(西元701~704年),張鼎又於唐開元年間(西元721~739)予以增補而成(據《嘉祐本草》所引引書傳達室載,此書孟詵所撰《補養方》後經張鼎於開元九~二十七年間補訂而成,因此食物藥治病為主,改名為《食療本草》,孟氏原書收載本草138種,張氏補入89條,合為227條)。

《食療本草》全書三卷,原帙今已無存,其佚文散見於《證類本草》和《醫心方》等書中,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英國人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中發現該書古抄本殘卷,收有從石榴至芋共26種藥物的條文,現存英國倫敦博物館。1930年日本中尾萬三考察、校定了該書,以《食療本草考察》為名。全書分兩編,載藥241種,是近代最早的一種輯本。

   此書係本草學著作,內容豐富,藥物多切合實用,是我國唐代較全面的營養學和食治專著,收錄了許多唐初本草書中未載的食藥。書中按物類為序排列,並分析食性,論述功用,記載禁忌,鑒別異同,附載單方。所列食治藥物,多系人們常用的食物、醬菜、果品、肉類等,反映了以食養臟、臟器療法的思想。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為什麼說脈以胃氣為本?

    脈以胃氣為本,是脈診的內容之一。在臨床上,脈象是否有胃氣,是疾病預後的重要依據。由於胃氣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胃氣的多少,有無決定五臟經脈之氣的變化而表現出平、病和死脈。因而,就有了“脈以胃氣為本”一說。

    脈以胃氣為本的理論根據為:

1.人的性命,靠穀氣為養穀氣入胃化生精微以養臟腑,故胃氣為臟腑之本。如《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臟論》所說的:“五臟者,皆稟氣於胃。

2.脈中有氣和血黃帝內經.靈樞.決氣》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因而,血來源於脾胃。而脈中的氣主要是營氣營氣的生成來源於水,即《黃帝內經.靈樞.營衛生會》所說的:“穀之精氣也

3.胃氣是氣血運行的動力,五臟之氣必須有胃氣才能行於脈中,才可以發揮濡養機體的作用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臟論》說:“臟氣者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矣

4.胃氣滋養,補充五臟之氣胃氣的多少決定五臟之氣的變化,並在寸口脈有所反應如《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所說:“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而變見於氣口。

    總之胃氣是氣血運行的動力胃氣是人之常氣,人一分鐘都不能沒有。如果脈象沒有胃氣,則是逆象,有死亡的可能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節氣立冬及其養生之道

       立冬也即是宣告冬天即將到來,在台灣冬季除了寒流來襲,一般來說白天溫度還是炎熱,而早晚也逐漸變涼。常有人在這天進補,謂之「補冬」

    立冬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在每年陽曆117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開始。書記載:「斗指西北維為立冬,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但現在因為我國幅員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並不都是於立冬日同時開始的。按氣候學劃分四季標準,以下半年候(5天)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為冬季,則「立冬為冬日始」的說法與黃淮地區的氣候規律基本吻合。我國最北部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9月上旬就早已進入冬季,首都北京於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長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節氣前後才真正開始。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時節,太陽已到達黃經225°,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於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所以一般還不太冷。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不僅十分宜人,對冬作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但是,這時北方冷空氣也已具有較強的勢力,常頻頻南侵,有時形成大風、降溫並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從多年的平均狀況看,11月是寒潮出現最多的月份。劇烈的降溫,特別是冷暖異常的天氣對人們的生活、健康以及農業生產均有嚴重的不利影響。注意氣象預報,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搞好人體防護和農作物寒害、凍害等的防御,顯得十分重要。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是個重要的節氣。隨著立冬節氣的到來,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御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應少食生冷,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熱。多飲豆漿,多吃新鮮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
冬天是蔬菜的淡季,人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還有維生素A,紅心甘薯還含較多的胡蘿素。多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的作用。可適當吃一些青菜、豆腐、木耳等。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眾菜中,除大白菜外,還應選擇圓白菜、心里美蘿蔔、白蘿、胡蘿、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這些蔬菜中維生素含量均較豐富,要經常調換品種,合理搭配,補充人體維生素需要。
這裡須注意的是,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各異,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屬冬令,西北地區與東南沿海的氣候條件迥然有別。冬季的西北地區天氣寒冷,可以適當熱補或溫補;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的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為宜;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宜。除此之外,還應因人而異,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本著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耄耋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冬天是天寒地坼,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在精神調養上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含而不露,避免煩擾,使體內陽氣得以潛藏。
起居調養上,應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衣著過少過薄、室溫過低,既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與溫暖,失去它萬物無法生存。同樣,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此外,立冬時運動應以靜態運動為主,可以在向陽的地方,在晨光下進行八段錦、十六段錦、太極拳等運動,以感到舒適愉悅為好。

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談赤道櫻草及其特性與用途

    赤道櫻草─它不是「枸杞」,卻有「日本枸杞」之名。沒有紫羅蘭的芳香,卻有「中國紫羅蘭」美名


   爵床科(Acanthaceae)十萬錯屬(Asystasia)
別名:日本枸杞活力菜寬葉十萬錯、寬葉馬偕花,活綠菜(南部民眾通稱),日本黑子仔菜(中北部民眾通稱-意思是日本龍葵),中國紫蘿蘭

原產地:分布於中南半島、馬來半島、泰國、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 1,000 公尺以下的地區。

分佈:中南部庭院,花圃或公園栽培供觀賞或菜園供做綠色蔬菜。目前極常見,食用人口漸多。

用途1.食用:赤道櫻草的嫩枝葉細嫩好吃,沒任何氣味,煮湯(蛋花湯),煎蛋,做小吃(碗粿,水餃)都很好吃;葉子久煮,常綠不褪色,故又名活綠菜;繁殖力特強(扦插法最快),沒有蟲害,不用施藥,是安全又健康的蔬菜植物。2.藥用:具有藥效,菲律賓將它的花葉作為小腸收斂劑;非洲國家的原產地,婦女分娩期間則被用於減緩陣痛;甚至某些國家用來治療風濕及氣喘。性味:莖、葉:辛、平;味苦,性寒。效用:莖、葉:散瘀消腫,接骨止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通淋。治跌打腫痛,骨折,外傷出血,感冒發燒,肺炎,支氣管炎,咽喉疼痛,肝炎,黃疸型肝炎,膽囊炎,濕熱瀉痢,泌尿系感染,小便淋痛,口腔潰瘍,白帶,腸風下血,痔瘡腫痛,皮膚紅腫,蜂窩組織炎,燒燙傷。

莖:草本,莖直立或斜生,高 15~60 公分,莖基部匍匐狀,嫩莖方形,全株具絨毛。

葉:葉對生,心形、卵形或卵圓形,長 2~6 公分,寬 1~3.5 公分,先端鈍尖或急短尖,基部圓到楔形,全緣,葉脈 5~8 對;葉柄長 1~4 公分,下延。

花:花穗長 10~30 公分,彎形,穗狀花序,花單側,稍具旋轉狀排列;苞片 3,三角形,細小,萼片 5,線形,長 0.5~1.0 公分,寬約 0.2 公分,有剛毛,花冠兩側對稱,直徑約 2.0~3.5 公分,白色、粉紅色至淡紫紅色,鈴形,花冠管長約 1.5~3.0 公分,線形,細長,喉部鐘形,花瓣 5,近球形,徑約 0.4 公分,下唇有紫紅色線狀斑點;雄蕊 4,花絲長 0.5~1.0 公分,具明顯之子房柄。花期 10 至隔年 2 月。實:蒴果具 2~4枚 種子,球形,徑約 0.3 公分。

特性:常綠草本,莖直立或斜生,高 15~60 公分,莖基部匍匐狀,嫩莖方形,全株具絨毛。葉對生,心形、卵形或卵圓形,長 2~6 公分,寬 1~3.5 公分,先端鈍尖或急短尖,基部圓到楔形,全緣,葉脈 5~8 對;葉柄長 1~4 公分,下延。花穗長 10~30 公分,彎形,穗狀花序,花單側,稍具旋轉狀排列;苞片 3,三角形,細小,萼片 5,線形,長 0.5~1.0 公分,寬約 0.2 公分,有剛毛,花冠兩側對稱,直徑約 2.0~3.5 公分,白色、粉紅色至淡紫紅色,鈴形,花冠管長約 1.5~3.0 公分,線形,細長,喉部鐘形,花瓣 5,近球形,徑約 0.4 公分,下唇有紫紅色線狀斑點;雄蕊 4,花絲長 0.5~1.0 公分,具明顯之子房柄。蒴果具 2~4枚 種子,球形,徑約 0.3 公分。花期 10 至隔年 2 月。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淺談《外台秘要》一書

     《外台秘要》為唐朝王熹於唐.天寶十一年(西元752年)所撰寫完成,此書彙集唐代及唐以前的數十種醫學著作分類選編而成。

    全書四十卷,共1104門。載方六千餘首,以載述各病方藥為主是一部綜合性醫書。其中第三十九卷專論十二經357穴的主治、灸法及注意事項,記載針灸處方數百首,並以倡用灸法而著名,故卷三十九被稱為《明堂灸法》。內容引述《甲乙經》、《千金》、甄權、楊玄操等諸家。其他各卷,如瘧、霍亂、脹滿、奔豚、骨蒸、腳氣、癭、瘰癘、痔、疝、遺尿、瘡等症,均列有灸法。書中引錄諸書皆註明出處,頗具文獻價值。本書收羅宏富,內容廣博。為研究我國唐朝以前醫學的一部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