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以胃氣為本的理論根據為:
1.人的性命,靠穀氣為養,穀氣入胃化生精微以養臟腑,故胃氣為臟腑之本。如《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臟論》所說的:“五臟者,皆稟氣於胃。”
2.脈中有氣和血,《黃帝內經.靈樞.決氣》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因而,血來源於脾胃。而脈中的氣主要是營氣,營氣的生成來源於水穀,即《黃帝內經.靈樞.營衛生會》所說的:“營者水穀之精氣也”。
3.胃氣是氣血運行的動力,五臟之氣必須有胃氣才能行於脈中,才可以發揮濡養機體的作用。《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臟論》說:“臟氣者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矣。”
4.胃氣滋養,補充五臟之氣,胃氣的多少決定五臟之氣的變化,並在寸口脈有所反應,如《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所說:“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而變見於氣口。”
總之,胃氣是氣血運行的動力,胃氣是人之常氣,人一分鐘都不能沒有胃氣。如果脈象沒有胃氣,則是逆象,有死亡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