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如何用陰陽學說指導飲食養生?如何用五行學說指導飲食治療?

     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它貫穿於古代醫學理論體系的各個方面,同時,也在飲食養生中得到廣泛應用。

    根據陰陽學說來看,凡是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食物都屬於寒性或涼性食物 。如肉類中的豬肉、鴨肉,菜類中的菠菜、黃瓜以及水果類的西瓜和梨等都屬於寒性食物寒性食物可以治療熱證,如苦瓜可以治療暑熱證,梨可以滋陰潤燥等

    與其相反的是,凡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食物,則屬於溫性或熱性食物,如牛肉、雞肉、羊肉、生薑、飴糖等。溫性食物、熱性食物皆屬於陽,屬陽的食物可以治療寒證,如羊肉可以治療怕冷、手腳冰涼等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不同的學說可以用五行學說來歸屬

    在五行學說中,把具有生長、開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食物,均歸屬於木,如山楂、烏梅、芒果、棗仁、醋、枇杷、香椿、李子、淡菜、荷葉等;把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食物,均歸屬於火,如百合、蓮子、小麥荷葉、桃仁、酒、辣椒、山慈姑等把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食物,均歸屬於金,如白蘿蔔、冬瓜子、洋蔥、茭白筍、花椒、梨、落花生、豬皮等;把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食物,均屬於水,如栗子_海蜇、黑芝麻、桑椹、薏苡仁、韭菜、蠶豆、胡桃仁等;把具有生化、承載、受納的食物,均歸屬於土,如扁豆、黃豆、大棗、高梁、大蒜、大醬、香菜、茄子等

    此外,由於食物的味道不同而又有不同的作用,如《黃帝內經》裏云“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此即在五行學說指導下的五味理論。    

    辛: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多用於治療外感表證智血瘀氣滯、痰濕不化等,如生薑,其味[辛,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的功效。   

    甘: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用於治療虛性病證如飴糖有補脾、益、緩急、止痛之功效,可用於解除勞倦傷脾納食減少等症 。  

    酸: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多用於虛汗瀉久瀉、遺精等精不內藏的病證烏梅酸收固澀以澀腸止瀉;山楂有開胃消食、化滯消積、活血化瘀等功效。    

    苦:有瀉下、瀉火降逆、燥濕以及堅陰的作用,多用於熱性體質或熱性病證如苦瓜用於壅塞氣逆的病證如桔梗用於濕性病證。   

    鹹:有軟堅、散結、瀉下的作用,多用於熱結便秘和消除皮膚腫塊等如海蜇、淡鹽水可用於大便秘結。 


    以上所講的食物的五行歸屬與五味理論,以及飲食治療,都是以五行學說為依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