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黃帝內經》噎膈相關論述及其對中醫現代臨床的啟示

    《黃帝內 》既然強調噎膈為“暴懮”所致之證,所以氣結、痰阻、血瘀當中氣結是發病基礎。當然,噎膈日久,也常表現為正虛,甚至出現津傷血枯、陰陽俱損“惡病質”表現,可見形體羸瘦日甚,出現“大肉陷下”的“失營”表現。一般,治療初期當以理氣、化痰、消瘀、散結為法,兼以扶正;後期則重點應予扶正,益氣養陰、養血溫陽為主,兼以袪邪。早期,痰氣消阻,症見吞咽梗阻,胸膈痞滿,情志舒暢時可稍減,口乾咽燥,舌質暗紅,苔薄膩,脈弦滑,治法當開鬱化痰散結、潤燥,方藥可用啟膈散加莪朮、浙貝母、薏苡仁散結。食管癌患者,可隨方加入半支蓮、半邊蓮、石見穿、藤梨根等散結解毒等,或配合小金丹、守宮酒等。其中硇砂可至以開關散結、守宮可以解毒散結,是民間治,治當化痰行氣癌常用藥物吞咽梗澀不下,嘔吐痰涎量多,大便不通,舌暗苔膩,脈弦滑者,為痰阻氣逆、治當化痰行氣、和胃降逆,方藥可用旋覆代赭湯合千金葦莖湯加陳皮、浙貝母、丹參、白花蛇舌草等。瘀血內結證突出,症狀以胸膈疼痛為主,或吐出物如赤豆汁,面色晦滯,舌暗,或帶青紫者,治當重視散結化瘀,方藥可配合通悠湯,或送服三七粉沖服。兼陰津虧者,形體消瘦,口乾咽燥,大便乾燥,五心煩熱,舌質紅乾,或帶裂紋,脈弦細數,治當滋養津液為主,方藥可配合五汁安中飲,可選用太子參、沙參、麥冬、天冬、女貞子、枸杞子等。兼氣血虧虛者,形體消瘦,面色無華,疲乏無力,氣短,舌淡脈弱,治當益氣養血,方藥可配合當歸補血湯加女貞子天冬枸杞子、菟絲子、雞血藤等。晚期束飲食不下形體,脈細而滑日漸消瘦,體力衰弱,神疲,面色晄白形寒氣短,嘔吐痰涎,顏面肢體浮腫,舌淡苔白膩,脈細而滑治當益氣養血養陰溫陽兼以化痰和胃、化瘀散,方藥可佣阿半夏湯合人參養榮湯加薏苡仁莪朮浙貝母、山慈菇、半邊蓮等,正邪兩顧。實踐證明:中醫藥配合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食管癌,有減毒增效、預防復發和延長生存期間、提升生存品質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