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發生‧發展和治療過程中,由於病邪的作用,常導致臟腑精氣不足、功能活動減弱,就更易為邪所害。因而,善治病者,不僅可以根據患者身體需要,有目的、有選擇地調配飲食,借助飲食五味的功能袪除邪氣,也可以借助五味的功能、五味所入,調理五臟,使脾運胃納,衛氣漸旺,氣血逐漸充盛,則正盛邪袪,餘邪不治而自退。
由以上可知,飲食調養可以正盛邪袪,強身健體,因而,在生活中,即使沒有疾病,也要注意飲食的調養。這樣,才有助於養生。
一般來說,用藥治病,只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只能十去其九,餘邪則當用穀肉果菜調養。特別是在停藥後,更要選用五穀、五畜、五果、五菜。穀肉果菜如同藥物一樣具備五味,不僅可以袪邪,同時,又可以調養五臟精氣,使正氣恢復強盛,則餘邪自能消退。
由以上可知,飲食調養在治療過程中具有助正袪邪的作用。因此,為了保證身體的健康,在日常飲食中,飲食一定要多樣化,一定要多吃穀肉果菜。
一般來說,藥物與食物(穀肉果菜)都有強身健體、防病袪邪的作用,至於治療時如何運用,則要依據一定的法度:
1.
要根據疾病的新久,制方的大小與藥物有毒無毒,以及毒性的大小,來確定疾病治療的程度。對此,《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正大論》是這樣論述的:“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
2.
餘病要借助食療,要扶正以袪邪。對此,《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正大論》的論述是:“穀肉果菜,食養盡之。”可見,無論是藥治或食療,治療都需掌握一定的尺度。
3.如餘病,食養而病不盡除,可以重複藥物治療,仍遵循以上法度。即《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正大論》所說的:“不盡,行複如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