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癌症的原因與其預防及治療

      癌症實際上是一種腫瘤。所謂腫瘤,是一種變了性情的細胞,脫離了生理的常軌而趨於不斷的增值生長,形成了新生的組織腫塊,俗稱長瘤子。腫瘤有良性與惡性之分,而惡性的腫瘤也就是癌症。良性的腫瘤只會在局部作有限度的生長,而且速度緩慢,除了少數例外〈長在身體重要部位如腦部者〉,不會威脅到生命。惡性的腫瘤,不但會迅速不停的生長,而且在生長的過程中,會表現侵犯,破壞其鄰近正常組織的惡行,不但如此,這種惡性的腫瘤細胞還可以穿過血管或淋巴管而進入循環,侵入到身體其他的部位,再繼續其惡性的生長,這種現象稱為「轉移」。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細胞是有秩序地、整齊地列組合而成的,它們之間既互相協調,又互相制約,且各司其職。但當細胞轉化惡變後,它就破壞大部分細胞組織的原來法則,採取許多「越軌」行動,破壞機體的「接觸抑制」的生物法則就是細胞相互接觸後,即自然停止分裂的法則,從而使癌細胞不受拘束地生長和增殖,事事破壞搗蛋。由於細胞搶走正常細胞的營養,不斷生長、繁殖,勢力奠定之後,又擴充地盤,開設分店,也就是不斷的蔓延擴散,不斷的破壞其他組織器官,人體終於逐漸衰竭而死。

 

癌症總是在惡化後才令人發現,主要是細菌外來物不被身體認同,癌卻是身體本身的細胞,是以不按牌理出牌的方式突變出來的細胞,不是外來物,所以容易被疏忽。

 

另外,在顯微鏡下,良性與惡性腫瘤細胞有極不相同的長相。前者面貌姣好,酷似正常組織細胞,細胞之間的排列亦中中矩,腫瘤組織與鄰近正常組織之間的差別極為清楚,常有一層纖維莢膜包被著,因此手術時可以將之完全摘除;相反的惡性腫瘤的細胞長相極為怪異與凶惡,細胞的排列亦很不規則,其與周圍正常組織之間並無明顯界線,實際上腫瘤細胞係滲透性的長進正常組織裡邊,因此開刀也不容易將之切除乾淨。大家所熟悉的癌症原文「cancer」一字,係源自希臘語,原意為螃蟹,即是形容此等牢牢攀於人體組織,不易去除的現象。

 

 

貳、癌症的成因

 

癌症目前的成因,尚無法完全確定。但大致可以分為二個方向:

 

一、屬於內在的因素

 

一般的內在因素包括種族、遺傳、年齡、性別等情況。世界各地所發生的癌症類型存在有若差異,雖然可能由於生活習性的不同,但種族與遺傳則被認為是較重要的因素。另各種癌症也有其易發的年齡,雖然大多數癌症都發生在四十到六十歲的中老年人,但也有專發生在小孩的癌症。且男女之間所見的癌症頻發率也略有不同,國人男性常見的癌症依次為肝癌、鼻咽癌、肺癌、胃癌、食道癌;而女性則為子宮頸癌、乳癌、胃癌、大腸癌。

 

二、屬於外在的因素

 

關於外在因素,可能是長期受到外來的刺激,造成細胞變性。這些外來因素也稱為致癌因子,可歸類為三類

 

(一)  化學因素

 

目前已知致癌的化學物質很多,它們的致癌能力可以從動物實驗獲得屢試不爽的明證。香煙裡所含的多環碳化氫化合物,即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最值得注意的是普遍存在於經發霉釀成的食品中所含有的黃毒素,可以導致肝癌。

 

另外,有機化學工廠的廢料、焦油、煤煙、灰塵、汽車、廢料、芳香族美容劑染料、農藥類、殺蟲劑,若干食品附加劑〈著色、調味、防腐劑等〉,過多的生殖賀爾蒙、砷、水銀劑等化學因素,都直接或間接的使人中毒,或者污染了我們的生存環境,漸漸產生癌化作用。

 

(二)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致癌,最重要的是放射線,當年長崎、廣島的居民及其後裔,至今仍有極高的血癌發生率乃是極為明顯的例子。長期的機械性刺激也被認為可以致癌,膽結石與膽癌,腎結石與腎盂癌之間,關係非常密切。

 

另外,如長期陽光、紫外線照射及局部加熱刺激,也可能成為致癌因子。

 

(三)  生物因素

 

生物因子致癌則以病毒為主,有很多種腫瘤已發現與病毒感染有關。病毒對細胞的感染作用在染色質,其能導致染色質的突變而致癌。

 

譬如,一些生物因素,如黴菌、黃毒素、肝吸蟲等,被認為與肝癌有關;還有抽煙與肺癌;嚼檳榔和口腔癌等。

 

 

參、癌症的主要警訊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對抗癌症的最佳利器。

 

一般癌症患者,會有不明原因貧血、臉色蒼白、或體重突然減輕等症狀。另外,就是個別癌症也會呈現以下特殊症兆,值得吾人留意:

 

(一)  右上腹疼痛、食慾不振、身體易感疲乏、黃疸肝癌

(二)  長期性乾咳、痰中帶血絲肺癌

(三)  性交後陰道出血、或有不正常分泌物子宮頸癌

(四)  乳房外上方有固定而不痛的腫塊乳癌

(五)  名原因排出黑色糞便、便中有血、嚴重便秘腸道癌

(六)  長期胃部脹滿疼痛、食慾減退、逐漸消瘦胃癌

(七)  排尿困難且時常中斷、尿中帶血攝護腺癌

(八)  痣的大小和顏色有了變化、潰瘍長久不癒─皮膚癌

(九)  頸部出現腫塊、潰瘍、長久不癒─口腔癌

(十)  吞嚥困難、有異物感


 、癌症的預防

 

連續十八年蟬連頭號死亡原因,癌症一直是國人最大夢魘。

其實任何疾病都是預防重於治療,而且預防所費最為經濟。關於癌症的預防,主要有下列四項:

 

一、 生活習慣:例如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適量的運動,保持正常排便

慣、戒煙酒及檳榔。

二、 飲食習慣:攝取均衡營養、定時定量、少食用刺激性或化學劑處理過食品及不要吃發霉或煙焦的食物。

三、 生活環境:不要過度曝曬在太陽下、避免放射性物質照射、避免接觸    致癌的化學藥劑並小心職業災害,例如人體接觸到石油、瀝青、煤煙、焦油等會引起皮膚癌;吸入石綿粉塵、芥子氣、煤焦油氣體、砷化物等會引起肺癌;長期接受放射線照射,易引起白血病;經常接觸放射性碘、釷、鈾等,會引起甲狀腺癌和骨肉瘤;接觸氧化鎘的老工人易發生前列腺癌等等。

四、 健康檢查:每年至少接受健康檢查一次。注意肝功能、肺部、乳房、子宮、食道、胃、腸的變化比較。

 

以上四項,都是重要的防癌措施,而其中,有關飲食管理部份,可再深入探討如下:

 

(一)    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飲食不當對身體健康的確有影響。美國國家癌症機構建議以下的飲食守則:

l         減少脂肪攝取至百分之三十以下的食物熱量()含量。

l         每天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取量,至少要二十~三十公克。

l         每日飲食必須包含多種不同的植物及水果。

l         避免肥胖。

l         節制酒精性飲料的飲用。

l         減少食用鹽醃、醬泡和燻烤處理過的各種食物。

 

(二)   多食用鹼性食品

 

l         鹼性:即植物性食品。如蔬菜、水果、海藻類。

蔬菜色澤較深的蔬菜,鹼性度越高。

海藻類昆布、海帶、裙帶菜、海、羊菜等都是強鹼性食品。

 

l         酸性:即動物性食品、包括牛奶、乳酪。

令人意外的事,糙米、白米、麵粉等等,也都是酸性食品。

 

()多食用高纖食品

 

l         纖維素可吸附水、脂肪、類固醇和膽酸,使糞便量多而軟,從而降低膽酸等致癌或前致癌物的濃度。

l         纖維素對膽酸、膽鹽、膽固醇及其代謝物有特殊的親和力,從而促進這些物質的排泄。

l         纖維素可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縮短腸內容物在腸內的停留時間,從而減少腸黏膜與致癌物質接觸的時間。

 

纖維素能降低腸內PH值,影響腸道菌叢,從而減少腸內膽固醇和膽酸轉變為致癌物質的維生物轉變。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還能防止和治療便秘。

 

()抗癌品的攝取

 

平常所吃的食物中,有些具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不妨選用做成抗癌菜膳或日常飲食中多吃攝取。這些有直接或間接抗癌作用的食品,包括下列各項:

 

l         食用

 

這類植物是癌症患者最理想的食品,不僅營養豐富、美味可口,又具有強烈抗癌活性。如香菇、洋菇、草菇、猴頭菇、木耳、銀耳等等,皆十分適合做成菜餚的食用真菌。

 

l         新鮮蔬果

 

許多蔬菜水果含有能抑止致癌物質在體內形成的作用,頗具防癌抗癌效果。如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果、富含解毒防癌物質引朵類化合物的十字花科 植物,均屬此類。如甘薯、菠菜、芹菜、青椒、莧菜、韭菜、青蒜、番茄、草莓、柑橘、柳丁、蘋果、鳳梨、棗子、奇異果、豌豆、南瓜、豆芽等等,都是含有能破壞、分解、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的蔬果。而包心菜、菜心、芥菜、油菜、白菜、榨菜、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更宜多吃、常吃。

 

l         維生素A食品

 

實驗證實維生素A具有多種抗癌作用,能充分發揮預防和抑制各種部位癌的發生及狀上皮組織變性。一般認為,對防治支氣管癌、肺癌、大腸癌、胃炎和肝炎效果較好。動物肝臟、蛋黃、牛奶、魚肝油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不過長期或大量補充維生素A會發生毒性反應,最好還是從植物中攝取能轉換為維生素A的蔬果比較安全,如胡蘿蔔、青江菜、菠菜、地瓜、木瓜、芒果、番茄等。

 

l         海產品

 

將海產品列為癌症的忌口物,這並不太正確,例如蛤蜊、牡蠣、魷魚、烏賊所含的素,海參中的粘多糖 ,海帶、紫菜中的碘,均對某些腫瘤有抑制作用。其他如海蜇皮、淡菜、鮑魚、烏龜、蝦蟹都可產生輔助治療作用,又可提供多種養分,不應忽略海產品的抗癌防癌價值。

 

l         其他類

 

肉類、肝、腎、海產,穀物、蛋類、蘆筍、芝麻、啤酒、酵母含硒較多,麥片、蕎麥、豆類、麥芽、堅果等含鎂豐富,還有含較豐的豆類、穀類、葉菜類、動物肝或腎等等,這些微量元素對癌症防治也很重要。此外,具有增強抗癌能力的荸薺、薏仁、菱角、扁豆、百合、山藥、無花果、烏龍茶、芋頭等等,都可以攝取。

 

 

陸、癌症的治療方法

 

目前有關癌症的治療方式,約略可以歸類為五種。其一,外科手術切除法,是局部性癌症最佳的治療。其二,手術前、後,通常配合放射線治療,也是局部性癌最佳治療;其,有時外科和放射線治療,還配合化學藥物治療,不過化學藥物治療,多半用於不宜施行手術或放射治療的病人,如血液癌症、淋巴腺癌或已經蔓延轉移到的癌症。其四,還有一種生物療法正在研究適用中。乃是利用                                                                  人體對抗外物侵害所產生的免疫力,做成抗癌素或抗癌疫苗,注入人體,壓制或撲滅癌腫,效果卓著,前途很樂觀。

 

最後,就是所謂的非傳統療法。如生機療法、斷食療法、氣功、中藥等等民間偏方。基本上病患在絕望之餘,對許多所謂的偏方多少都懷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這是人之常情,也無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驟然停止具有潛在療效的傳統治療,也不要停止服用控制病症的藥物。

 

關於前述的五種方式,又以前三種方式較為成熟。吾人已進一步分述如下:

 

一、外科手術

 

假如腫瘤尚未有轉移傾向的話,也就是說,若惡性腫瘤生長相當侷限,沒有向外擴散轉移,這時手術的切除具有治癒的功能。

 

大體而言,子宮癌、乳癌、大腸癌、胃癌等,採取手術療法,根治率較高;至於肺癌、食道癌、胰臟癌、肝癌等,效果則不盡理想。原因在於乳癌等長在皮膚下方,容易用手觸摸到硬塊。大腸癌是有血便或排出粘液等症狀,容易及早發現。胃癌也是,早期發現的方法較明顯的。所以,上述癌症的手術療法,治療率相當高。

 

臨床經驗和追蹤調查均證明,外科手術仍然是目前治療癌症的主要方法。與其他治療方法科學地結合起來,已顯著地提高治癒率,而且即使是晚期癌症,也可明顯地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

 

二、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一門較年經的科學,近幾年來有著突破性的進展,特別是電子計算機及電腦斷層掃描在放射治療方面的應用,顯著地提高了本學科的發展,更大為提高了技術水準和工作效率,並使之更加安全可靠。

 

放射治療就是利用游離的放射線來治療癌症。治療的機制,是藉由一連串的化學反應,改變正常及癌細胞內的分子結構。它產生的最大變化,就是造成癌細胞的DNA(基因物質)的改變;比如,全使癌細胞死亡或是降低其再生複製的能力,而減緩擴散轉移的速度。

 

具體來說,游離放射線是一種看不見的電磁能。它的能量光譜範圍從較長波長、低頻率能量的無線電波,到短波長、高頻率能量的X光及r射線不等。放射治療使用的光波,是屬於短波長、高頻率的羣光譜。雖然放射線破壞的對象是所有細胞不論正常的或癌化的細胞,但傷害最深的正在快速分裂增生的細胞,而癌細胞正具有這種特性。同時癌細胞也較難從放射傷害中復原,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重複少量的放射線照射來殺死癌細胞,而不會破壞到周圍正常的組織。

 

放療最大的優點,在於保存臟器的型態和機能的情況下治療癌症。因此對於子宮癌、乳癌、食道癌等對放射線具感受性的癌症,可採用手術前照射療法,或者在手術割除病灶後,針對淋巴腺或其他可能轉移的臟器部位,進行手術後放射療法。

 

三、化學療法

 

化學治療是用一組能殺傷或抑制癌細胞的化學藥物治療惡性腫瘤。儘管外科手術或放療或兩者結合的治療方法,仍然是目前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方法,但是這都屬於局部治療。如果患者經治療後復發或有轉移病灶,或者懷疑有復發、轉移可能者,手術和放療就不太容易奏效了。此時,只好把希望寄託在化療上

 

凡使用藥物來治療疾病都可稱為化學療法,不過這個名詞目前主要只抗癌的化學治療。現今抗癌藥物的作用是殺死癌細胞,有些情況下也會傷害到正常細胞,所以對化學療法較具挑戰性的,是如何在消滅腫瘤與降低對正常細胞毒性反應的利害之間尋求平衡。

 

為了達到成功的治療,化學療法必須能摧毀癌細胞,而且不會造成正常組織的過度傷害。所以,化學療法通常以間隔三~的時間來施行,以容許正常組織(非癌細胞)在每次治療間隔中,可以增生復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