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長病患族群中(年齡超過五十歲以上),最常見到的風濕疾病有退化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三種,以下分別介紹這三種疾病:
退化性關節炎
骨頭與骨頭交接的地方稱做關節,而所有關節處一定都有軟骨作為平常關節活動時吸收震動的軟墊。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或長時間某處關節過度使用的結果,會造成軟骨過度磨損,當磨損到某種程度時,便無法將關節活動時所產生的震動力完全吸收。這些未被吸收的震動力,會進一步刺激骨頭本身,骨頭是活的,不是死的,當這些震動力所造成的刺激持續與加大後,骨頭自身會增長新的骨質以對抗這些震動力,而當這些新長出來的骨質越來越多,突出於原本的骨頭表面時,便形成了我們俗稱的〞骨刺〞。這些骨刺會在關節活動時,磨損到鄰近的肌肉與韌帶,造成肌肉韌帶的酸痛,若再大一些去壓到了相鄰的神經,就會造成神經麻木的症狀。
退化性關節炎好發的位置
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的症狀,在家庭主婦身上,因長期使用雙手拖地板、洗衣服、整理家居,因此好發於手部遠端與進端指間關節,在長期將肩膀抬高的油漆與裝潢工人身上,便容易有所謂的〞五十肩〞產生;在常常使用到膝關節的運動選手或務農者,最常發生如電視廣告所說〞蹲下去爬不起來〞的症狀,在常搬重物的搬家工人身上,則多為脊椎骨刺而造成腰酸背痛,甚至神經壓迫的症狀,當某一部位出現退化關節炎的症狀時,若不好好保養,隨著年紀的增長,其他部位的症狀也會慢慢的跟著出現!
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
早期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只有吃消炎止痛藥,吃到膝關節不能走路,或脊椎骨刺嚴重壓迫到神經時,就須接受手術治療,將骨刺磨掉,或是換人工關節.自從十幾年前葡萄糖胺(Glucosamine)的上市,再配合氣墊鞋的普及,工作姿勢調整改變,關節護具的進步與關節內玻尿酸的注射,已使得這些病患的症狀大大的改善,並有效延長從有症狀發生到需要接受手術的時間。
痛風性關節炎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只要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再加上關節疼痛,就是痛風發作,其實不然。痛風的急性發作,乃是因為血液中尿酸濃度過度飽和後,形成尿酸結晶並沉澱在關節腔中引發一連串的發炎反應而導致,因為這是一種發炎反應,因此會讓受侵犯的關節產生紅、腫、熱、痛的現象,所以只要沒有關節腫脹或發熱的現象,即使你的血中尿酸濃度過高,也不能診斷為痛風發作。痛風多發生於下肢關節,尤其是足部第一掌趾關節、足背、足踝及膝關節,以前若沒有下肢關節的侵犯,第一次發作於手上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
痛風好發於哪些人身上?
一般而言, 痛風好發於中年男性族群, 尤其是體重超過標準的男性身上, 若有痛風家族史, 則發病的年齡會降低很多. 痛風幾乎不太會發生在停經前的女性身上, 除非本身有痛風的家族史, 或是合併了一些會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其他疾病。
痛風和高血壓及糖尿病都屬於慢性病
痛風和高血壓、糖尿病都屬於慢性病,光靠飲食控制而不接受藥物治療,將來仍然會不斷的發作。因為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處或腎臟及身上其他的韌帶或軟組織之中,若不降低血中尿酸濃度,長期的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處會形成所謂的痛風石,並造成相鄰骨骼的侵蝕及變形。若長期於腎臟沉積,則會造成腎臟的慢性破壞,導致腎功能的受損,若再加上於急性發作期所使用的止痛藥,則會加速腎臟的惡化,甚至需一輩子洗腎。
痛風的治療
痛風的藥物治療可以簡單的分成急性與慢性期兩個部分。急性期的治療藥物包含了秋水仙鹼及消炎止痛藥,兩者合併使用的效果比個別單一使用更好。一般而言,在急性期是不可使用降尿酸的藥物,因此時使用降尿酸藥物,有時反而會讓發作更加劇。到了不痛之後的慢性期,除了繼續使用秋水仙鹼一段時間外(因人而異),這時候就要開始長期服用降尿酸的藥物了。降尿酸的藥物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促進尿酸從腎臟排泄的藥,若腎功能不好,有腎結石的病史或身上已長出痛風石時,則只能使用另一類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來降尿酸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具骨頭侵蝕性的嚴重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45~55歲的年齡層,以女性居多。當疾病剛開始的時候,通常的表現為兩側雙手早晨起床時有僵硬的現象,常常僵硬到無法擰毛巾、拿筷子,且不管泡熱水或是甩手,這個症狀通常會持續超過一個小時以上,接下來關節就開始有腫脹發熱的現象。關節發炎通常是對稱性的,且多為同時超過三個關節發炎,關節的侵犯以雙手的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雙腳的掌趾關節、踝關節及膝關節為主,而且上述的症狀通常會超過六個星期。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
目前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依照1987年修訂過的美國風濕病學會的診斷準則來判定:一、 關節晨僵大於一個小時以上。二、十四個關節區中,至少要有三個關節區有發炎。三、一定要有手部的侵犯。四、對稱性的關節炎。五、類風濕性因子呈陽性反應。六、有類風濕性結節。七、X光片呈現關節週邊骨質疏鬆或骨頭有邊緣侵蝕的表現。上述第一至第四點,須超過六個禮拜,而這七點中只要有四點符合,就可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現況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長期慢性的發炎疾病,目前仍無法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黃金時期是從發病開始的兩年之內,在這段時間內,若沒有規則服用藥物將疾病控制住,就會發生骨骼被侵蝕而導致手部或腳部的變形,進而影響日常的生活作息。目前使用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有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病程調節性抗風濕藥物、免疫抑制藥、生物製劑等五大類。
早期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觀念,像一個金字塔一樣,從一種藥開始給起,若療效不佳,才像金字塔由上往下一樣將其他種的藥物一個一個加上去,直到症狀改善為止。然而近二十年的治療觀念已將金字塔倒了過來,一開始先將所有種類的藥物通通加上去,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發炎控制住,之後再將類固醇及消炎止痛藥一個一個減少。
不管是發生在手部也好,還是發在腳部,只要是全身任何肌肉、韌帶或關節的問題,都是風濕疾病,一但有任何的風濕疾病,記得要找專門的風濕免疫科醫師求診,幫您及早確定診斷出是屬於風濕疾病中的哪一種疾病,也能夠得到最正確與最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