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關於胃痛調肝及其臨床意義

     胃病固然與脾胃相關,但《黃帝內經》基於五行生克制化之理,也認識到胃與其他臟腑的關係。其中,尤其是肝臟功能最為重要。肝主木,而胃主木,肝與胃是木土乘克的關係。病理情況下,若憂思惱怒,氣鬱傷肝,肝氣橫逆,勢必克脾犯胃,導致氣機阻滯,胃失和降而成胃痛。如肝胃氣鬱,日久又可化火,而成肝胃鬱熱之證鬱熱進一步傷陰,也可導致陰虛,同時更可導致瘀血內結,使病情纏綿難愈。所以,治療胃病僅僅治胃是不夠的。疏肝理氣、清解鬱熱、養陰柔肝治法,均當給予充分重視。其中,肝胃氣痛,多肝氣犯胃所致,臨床可表現為胃脘脹悶,攻沖作痛,脘痛連脇,噯氣頻繁,大便不暢,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苔薄白,脈沉弦,治當疏肝理氣,方藥可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河北省中醫院李祖培老中醫就常用柴芍六君子湯治療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深受患者愛戴鬱熱胃痛,多肝胃鬱熱所致,臨床可表現為胃脘灼痛,病勢急迫,煩躁議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或數,治當疏肝清熱和胃,方藥可用化肝煎加減鬱熱進一步傷陰,而致陰虛胃痛,臨床表現為胃脘隱痛鬱熱進一步傷陰,脹滿不舒,或有泛酸嘈雜,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或弦,治當養陰柔肝和胃,方劑可用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久病氣滯血瘀,而成瘀血胃痛者,臨床可表現為胃脘疼痛,痛有定而拒按,或痛有針刺感,食後痛甚,或見吐血便黑,舌質紫暗,脈弦或澀,治當活血化瘀,方藥可用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臨床上常用百合丹參飲治療多種胃痛,藥用百合、烏藥、丹參、白芍、陳皮、枳殼、雲苓、雞內金、甘草,有類於焦樹德教授所謂三合湯、四合湯之意。噯氣頻者,宗《黃帝內經》“心為噫”之旨,師河北名醫李恩復用藥思路,則加石菖蒲開心竅;挾寒疼痛,則配合良附丸散寒止痛;惡心嘔吐屬胃熱者,則配合薛生白蘇葉黃連湯,清胃止嘔。臨床應用治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癌等,均有療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