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醫術高明,臨證治療效如桴鼓,多有服藥即癒不必複診之例,故時人又譽之為“朱一貼”、“朱半仙”。倡導“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學說,創陰虚相火病機學說,善用滋陰降火的方藥,為“滋陰派”(又稱“丹溪學派”)的創始人,與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併列為“金元四大家”,在中國醫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著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丹溪心法》、《金匱鉤玄》、《素問糾略》、《本草衍義補遺》、《傷寒論辨》、《外科精要發揮》等。其故里浙江義烏有墓園、纪念堂、纪念亭、丹溪街等。
他所創立的養陰派學說及其著作,大大豐富了中國醫學對病因、病機的認識及處方用藥的內容和範圍,對中國醫學的發展有較大的貢獻,受到後世醫家很高評價,亦為國外醫家所重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