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腦外傷的病因及症狀

     腦外傷是指顱腦閉合性損傷,多因暴力打擊、跌倒或墜落而傷及腦部所致。分為腦震盪、腦挫裂和顱內血腫。腦震盪表現為頭部受傷後立即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逆行性健忘,此後患者可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腦挫裂傷的症狀通常較重,表現為有嚴重的意識障礙,意識恢復後多有頭痛、腦應用功能障礙和偏癱等神經系統損傷症狀,嚴重者可因呼吸、循環障礙及高熱而死亡。顱內血腫是顱腦損傷後的繼發性病變,患者有顱內高壓症,表現為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嘔吐可呈噴射性,並逐漸轉入昏迷,常因此腦疝而死亡。

    中醫認為,腦為元神之府,頭部外傷則元神受損、瘀血閉阻清竅而昏厥。早期失治,或治未徹底,致使瘀血袪而未盡,竅隧通而未暢,故傷後出現頭暈、頭痛、健忘等後遺症狀。

2019年7月24日 星期三

病發標本先後理論在臨床中應如何應用?及為什麼治病要因人、因地制宜?

     在臨床上,病發標本先後理論的臨證運用,主要體現在治病求本,標本先後、間者并行幾方面:

1.     治病求本:一般來說,標根於本,病本能除,標也會隨之而解。所謂“治病必求於本”,這是確定治療原則的一種依據。

2.     標急治標:通常情況下,標病不急時要治其本。如果疾病發展演變過程中,當標病要危及生命,或在諸多病理矛盾中,標病成為突出的主要矛盾時,就要當先治標,不然,就會耽誤病情,甚則危及生命。

3.     標本先後:“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這是根據病證虛實確定標本先後治則,臨證時,應結合虛實的輕重緩急,審證論治。

4.     間者并行:這說明病情輕淺者,應標本兼治的治療原則。

5.     甚則獨行:這就是說疾病嚴重者,必須根據實際狀況,標急則獨治其標,本急獨治其本。


    治病要因人、因地制宜的觀點,出自於《黃蒂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治病所以要因人而宜,是由於不同地域、不同氣候環境、不同飲食生活習慣、不同體質下,有不同的發病特點,所以,臨床上治療時,就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治病要因人、因地制宜的觀點,是古代醫家在長期實際觀察、醫療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這些古老的醫學思想,與現代氣候區劃理論、醫學氣象學思想、醫學地理學思想相一致,因而,黃蒂內經中的這些思想和理論,對臨床實踐,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2019年7月21日 星期日

《濕熱病篇》作者及內容簡介

     薛雪(1681–l770A.D.),自號一瓢,又號掃葉老人,江蘇吳縣人。薛氏少年時期曾學詩於同郡之葉燮,擅畫蘭花,且精通武術,曾習練拳術、槍戟、騎馬,是清中葉頗負盛名的風雅之士。後習醫術,有不少獨得創見,幾與葉桂齊名。
       薛雪不僅能療疑難雜病,他主要善於治療瘟疫濕熱之病。在《隨園詩話》裡載有一事:袁枚家有一廚子染瘟疫將入殮,薛雪恰巧經過。他診斷之後判斷廚子仍可救,就從身上拿出一顆藥丸,和菖蒲汁調勻灌服,並說在雞鳴時廚子能甦醒,果然依言甦醒。又載一事:廚子張慶熱渴發狂,吃雪水欲解熱渴,飲雪水後腸痛欲裂,薛雪施用刮痧法治癒他。
       薛氏著作有《濕熱條辨》和《醫經原旨》6捲等。唐大烈《吳醫匯講》則錄其《日講雜記》八則,闡述醫理及用藥;另有《膏丸檔子》(專刊稿)、《傷科方》、《薛一瓢瘧論》(抄本)等,亦傳為薛氏著作。 《薛生白醫案》、《掃葉莊醫案》則係後人所編。
     清代醫家薛雪著有《濕熱病篇》,又名《濕熱條辨》,大體上是對照葉桂的《溫熱病篇》所作的專文。對應於溫熱偏於專論熱病,濕熱條辨則專論外感濕證。濕熱一證最早見於《難經》濕溫,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痙濕暍文中散有不少論治內容,只是原文在宋代重新整理刊印時,錯簡脫落已多,所以後世醫家每有不能讀到張仲景完整論述,而覺得感慨。外感病挾濕的症狀,在宋以後論述者,當以王好古為第一家;他提出寒濕由口鼻而入直走三焦,造成三陰證。這種三焦病位病機傳變的思想明末吳又可《瘟疫論》繼之,清初喻昌又加以發揚,應葉桂、薛雪及吳鞠通後,遂形成溫病特有的學說。
       薛雪濕熱三焦的論述,大體不出上述諸家濕證論治的格局之外,只是王好古論陰證多,薛雪突出的是熱證,兩者有別;其用藥也有別出心裁之處。但是論濕不能出太陰之外,濕熱到極致出現的譫語、手足痙厥、神昏等症,仍然不出陽明手足厥陰的論述。
       在《濕熱條辨》裡,薛氏覺得濕熱病有別於傷寒與和溫病,三者不但性質不同,傳變也各異,辨證的體系更應不同。在《濕熱條辨》的第一條和第十一條是理解整篇的關鍵。他認為風寒必自表入,故屬太陽溫病乃少陰太陽同病;而濕熱證則主要屬陽明太陰同病。所以他在《條辨》裡就說濕熱之邪,從表傷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陽明為水穀之海,太陰為濕土之臟。故多陽明太陰受病。此處表明濕熱病的內因多由脾胃內傷、濕邪內蘊,复感外邪相合為病。薛氏認為濕熱病的輕重跟脾胃的盛衰有很大的關係。他說:若濕熱之證不挾內傷,中氣實者,其病必微,或先因於濕,再因飢勞而病者,亦屬內傷挾濕,標本同病,然勞倦傷脾為不足,濕飲停聚為有餘。此可以證明單純的外感而脾胃盛者,發病即輕,若外感加脾胃衰弱者,發病必重。
       薛氏在說明濕熱病的病因病機時,又將濕和熱加以區分開來,濕熱兩分,其病輕而緩;濕熱而合,其病重而速 濕多熱少,則蒙上流下 濕熱俱多,則下閉上壅,而三焦俱困矣,猶之傷寒門二陽合病、三陽合病也。蓋太陰濕化,三焦火化,有濕無熱,上能蒙蔽清陽,或阻於上,或阻於中,或阻於下。若濕熱一合,則身中少火悉化為壯火,而三焦相火有不起而虐者哉。這可充分的說明濕未跟熱合時或所挾熱勢不強,其病就會比較輕緩。假如濕熱合邪,少火鬱而變壯火,則病來勢兇兇而險重。

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洋蓍草的功效

      洋   蓍   草 Achillea millefolium Linn.


      科   名─菊科(Compositae)

      別   名─鋸草、千業蓍、蜈蚣蒿、一苗蒿

      繁殖方式─種子、分株

      利用部位─葉片、嫩莖、花朵

      性    味─味甘、苦、辛;性寒,無毒。

      功    效─全草具發汗驅風、活血調經、清熱解毒、健胃整腸、止血、幫助消化系統、
      
                     增進肝胃功能。

2019年7月15日 星期一

《黃帝內經》對人體汗出異常寎因病機的認識

       病理情況下,如人體感受外邪,陰陽失和,營衛失調,邪熱蒸騰,營陰外泄,心陽虛衰,衛陽不固,甚或發生亡陰亡陽之變,則必然會表現為汗出異常。
《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風性開泄,外感風邪,營衛失調,衛陽不能正常護表,則可以引起異常汗出。《黃帝內經.素問.瘧論》曰:“夏傷於暑,則汗大出。”《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也講“靈則腠理開,榮則通,汗大泄,故氣泄。”外受暑熱邪氣,可導致津液外泄而汗大出,邪熱蒸騰陰液,也可導致大汗,並引起機體津傷氣泄。《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云:“胃足陽明之脈……是主血所生病者……溫淫汗出。”明確指出陽明胃經脈病變,可表現為汗出,此在陽明熱病、氣分溫病表現尤為突出。《黃帝內經.素問.痹論》更指出:“其多汗而濡者,此逢其濕甚也。”提到痹證由濕所致者,以濕為陰邪,其性粘滯,容易阻滯氣機,尤其在其與熱邪相合侵襲人體時,也可表現為異常汗出。
  至於《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所論:“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則提出了可能引起漢出的幾種情況,指出出汗與外界環境的關係,飽食、勞累、情緒波動等多方面因素有關,認為生病皆是因為過用,過用不僅可以導致汗出,也可以損傷相應內臟,成為多種疾病發生的原因。結合臨床來分析,過食肥甘容易發生糖尿病,勞形過度容易發生腰肌勞損,勞心過度容易發生神經衰弱,“生病起於過用”的觀點,對中醫病因學說來說具有普遍的學術意義。
    另外,《黃帝內經》對五臟病變汗出的表現論述也較多。如《黃帝內經.素問.臟器法時論》云:“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指出肺病汗出,多兼見喘咳逆氣,肩背痛肺系疾病症狀。《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變形》云:“肺脈……緩甚為多汗;微緩為痿瘻,偏風,頭以下汗出不可止”。此“瘻” ,一般解作鼠瘻,相當於現代醫學淋巴結核,常見肺虛,陰虛火旺,或氣陰兩虛證候。《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云:“肺脈……其脈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今不復散也”。此“灌汗” ,即漏汗,是肺氣虛衰,氣脫津液不固使然。《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則提出:“勇而勞甚,損傷精氣,故腎虛汗出。《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云:“醉飽行房,汗出於脾。”指出汗出異常與脾虛也有關係。《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變形》所謂“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則傷腎。”也是在說飲食勞倦或起居不慎損傷脾腎,皆可引起汗證。由此可見,汗出異常不僅見於感受外邪,也可見內傷,不僅有實,而且有虛,不僅有關於心,也與肺、脾胃、腎多個臟腑相關

2019年7月12日 星期五

大腦與睡眠的關係

       人在睡眠時,心臟仍在跳動,腦部亦進入睡眠狀態,但並非整個腦部                  都在睡覺。睡著的是大腦皮質─視丘的一部分。下視丘、中腦、橋                          腦、延腦是清醒著,一直持續不斷運作。而沉睡的大腦,也並非總是                 維持熟睡的狀態。睡眠分為「REM睡眠期」(快速眼動睡眠期。REM           是「Rapid Eye Movement」的縮寫)及「非REM睡眠期」兩種。REM睡               眠期就是「淺睡期」,身體雖然處於休息狀態,大腦皮質卻很清醒,                 仍維持運作。而非REM睡眠期就是「熟睡期」,連大腦皮質都進入熟                 睡狀態。不過在非REM睡眠期;身體(肌肉)並沒有休息,因此睡覺的                   時候才會翻身。睡眠開始是慢慢進入非REM睡眠期,60~70分鐘後則                   進入REM睡眠期,之後持續20分鐘,然後又會再轉變為非REM睡眠                   期。睡眠具有一定的節奏,分為兩種睡眠模式,每個循環週期90分                          鐘,一個晚上重複4~6次。

 人在睡覺的同時,REM睡眠期及非REM睡眠期二種模式交互重複出現。目前發現在REM睡眠期時,眼球急速轉動,而腦枕葉的視覺區也跟著活動起來。在REM睡眠期人所以會做夢,是起因於眼球運動刺激腦的視覺區,產生視覺印象,即所謂的夢。REM睡眠約每一個半小時出現一次,每次持續10~30分鐘,即一個晚上會有4~5次做夢的可能性。但不是所有的夢都會被記住,只有在快睡醒時的REM睡眠期所做的夢,才會有紀憶,其他的夢很容易忘記。在非REM睡眠期也會做夢,但在非REM睡眠期意識清醒度很低,即使做夢也很難想起來。

   人在做夢時,眼球、海馬體、側聯合皮質區、視覺皮質區都會一起運作。

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肩關節周圍炎的病因及症狀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亦稱漏肩風。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與肩部退行性變化有關。患者起病緩慢,多無明顯損傷史,主要表現為肩痛和功能障礙。肩痛的程度及性質可有較大的差異,或為鈍痛、或為刀割樣痛,可放射至頸或前臂,並因運動而加重,疼痛晝輕夜重,常因此而痛醒。肩關節功能障礙初期是因疼痛而不敢活動,以後是因關節黏連所致,患者梳頭、穿衣服等動作均難以完成。作肩關節檢查,壓痛點常在喙突、結節間溝、肩峰下等處;肩關節活動各方向受限,但以外展和外旋最顯著;病期較長者,可見肩胛帶肌萎縮,尤以三角肌為明顯。

    中醫認為,中老年人肝腎不足、氣血漸虧,加之肩部長期勞損、外傷,或肩部露臥當風,感受風寒濕邪,致使肩部氣血凝澀,筋失濡養,經脈拘急而引起本症。故風寒濕邪侵襲、勞損為其外因,氣血虛弱、血不榮筋為其內因。

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為什麼說治病求本?

    所魏“標”,就是指疾病的現象,“本”則是疾病的本質。因而,《類經‧標本類》說:“謂天地之運氣,人生之疾病,變化無窮,無不有標本在也。”由此可見,在疾病過程中,標本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就有“治病求本”說,也只有分清標本,才不致被錯綜複雜的各種症狀所迷惑,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質,進行正確的治療。正如《黃帝內經.素問.標本病傳論》所說:“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由於疾病是複雜的,又經常處於發展變化之中,所以,“標”與“本”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多種含義,例如:正與邪相對而言,正為本,邪為標,因為正氣具有抵抗病邪侵入的能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不足,才可能邪氣進入,引發疾病。

    總之,“標” “本”是確定治療原則的一種依據。在臨床上,治療疾病,必須抓住疾病的本質,從根本上入手,針對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進行治療,先治本後治標,即“治病求本”,這是中醫治療學的總原則。這樣,才能在臨證時善於從複雜的表現中,透過現象,找出疾病的本質,抓住主要矛盾,達到治療的目的。

2019年7月3日 星期三

《溫熱論》一書作者及內容簡介

清 公元1746成書1卷,清﹒葉桂(天士)口述,由門人顧景文等據筆記整理而成。氏(1667~1746)是康、乾盛世臨床醫學大家,出身於世醫家庭,長於內科雜病,尤精於溫病診治。《溫熱論》成書于乾隆十一年(1746)。存世有兩種傳本,其一見於門人華岫雲所編《續選臨證指南醫案》,名《葉天士溫熱論》(後世簡稱為《溫熱論》),後王孟英將之編入《溫熱經緯》,名之為《外感溫熱篇》。其二見於唐笠三《吳醫匯講》(係醫學期刊的合訂本)卷一,名為《溫證論治》;其後,章楠編撰《醫門棒喝》時,將之收編于內,并加註釋。兩種傳本,編次不一,但內容大致相同。
《溫熱論》作為溫熱病的第一部專著,有以下學術特色:

    
  1. 指出溫病的感染途徑及傳變規律。氏所說的溫邪感受途徑,與明﹒吳又可《溫疫論》「邪自口鼻而入」的見解是一致的,並有所發揮。他認為傷寒與溫病雖同屬外感于邪,但傷寒之邪自皮毛而入,由外而內,由陰而陽;溫病之邪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故曰:「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葉天士所述溫熱病感染途徑與傳變規律,成為外感溫熱病病因、病機的總綱,為後世醫家所廣泛遵循。
  2. 創立了溫病「衛、氣、營、血」辨證論治的綱領(即將溫病的病變過程次序分之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所謂:「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溫病到了後期,血分的溫邪就十分熾盛,體現了疾病的危重性。《溫熱論》并對各個階段的主證、兼證和變證予以細辨。
  3. 重視診法中的察舌、驗齒以及在肌膚透發出的疹、斑等情況的辨析。在溫病治療方面,氏重視清法,兼風者透風,兼濕者祛濕,不使風、濕之邪與熱相搏。如溫邪留連氣分,在清溫的基礎上,重視助益胃津,促其戰汗而解。他還提出:「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這是溫病施治中的寶貴經驗,并指出:溫邪初入營分,猶可透熱轉氣,溫邪侵入血分,則直須涼血、散血……
凡此,對後世醫家診治溫病有重要的學術臨床指導價值。《溫熱論》刊本很多,以道光九年(1829)刻本堪稱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