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日 星期三

《溫熱論》一書作者及內容簡介

清 公元1746成書1卷,清﹒葉桂(天士)口述,由門人顧景文等據筆記整理而成。氏(1667~1746)是康、乾盛世臨床醫學大家,出身於世醫家庭,長於內科雜病,尤精於溫病診治。《溫熱論》成書于乾隆十一年(1746)。存世有兩種傳本,其一見於門人華岫雲所編《續選臨證指南醫案》,名《葉天士溫熱論》(後世簡稱為《溫熱論》),後王孟英將之編入《溫熱經緯》,名之為《外感溫熱篇》。其二見於唐笠三《吳醫匯講》(係醫學期刊的合訂本)卷一,名為《溫證論治》;其後,章楠編撰《醫門棒喝》時,將之收編于內,并加註釋。兩種傳本,編次不一,但內容大致相同。
《溫熱論》作為溫熱病的第一部專著,有以下學術特色:

    
  1. 指出溫病的感染途徑及傳變規律。氏所說的溫邪感受途徑,與明﹒吳又可《溫疫論》「邪自口鼻而入」的見解是一致的,並有所發揮。他認為傷寒與溫病雖同屬外感于邪,但傷寒之邪自皮毛而入,由外而內,由陰而陽;溫病之邪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故曰:「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葉天士所述溫熱病感染途徑與傳變規律,成為外感溫熱病病因、病機的總綱,為後世醫家所廣泛遵循。
  2. 創立了溫病「衛、氣、營、血」辨證論治的綱領(即將溫病的病變過程次序分之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所謂:「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溫病到了後期,血分的溫邪就十分熾盛,體現了疾病的危重性。《溫熱論》并對各個階段的主證、兼證和變證予以細辨。
  3. 重視診法中的察舌、驗齒以及在肌膚透發出的疹、斑等情況的辨析。在溫病治療方面,氏重視清法,兼風者透風,兼濕者祛濕,不使風、濕之邪與熱相搏。如溫邪留連氣分,在清溫的基礎上,重視助益胃津,促其戰汗而解。他還提出:「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這是溫病施治中的寶貴經驗,并指出:溫邪初入營分,猶可透熱轉氣,溫邪侵入血分,則直須涼血、散血……
凡此,對後世醫家診治溫病有重要的學術臨床指導價值。《溫熱論》刊本很多,以道光九年(1829)刻本堪稱善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