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1日 星期日

《濕熱病篇》作者及內容簡介

     薛雪(1681–l770A.D.),自號一瓢,又號掃葉老人,江蘇吳縣人。薛氏少年時期曾學詩於同郡之葉燮,擅畫蘭花,且精通武術,曾習練拳術、槍戟、騎馬,是清中葉頗負盛名的風雅之士。後習醫術,有不少獨得創見,幾與葉桂齊名。
       薛雪不僅能療疑難雜病,他主要善於治療瘟疫濕熱之病。在《隨園詩話》裡載有一事:袁枚家有一廚子染瘟疫將入殮,薛雪恰巧經過。他診斷之後判斷廚子仍可救,就從身上拿出一顆藥丸,和菖蒲汁調勻灌服,並說在雞鳴時廚子能甦醒,果然依言甦醒。又載一事:廚子張慶熱渴發狂,吃雪水欲解熱渴,飲雪水後腸痛欲裂,薛雪施用刮痧法治癒他。
       薛氏著作有《濕熱條辨》和《醫經原旨》6捲等。唐大烈《吳醫匯講》則錄其《日講雜記》八則,闡述醫理及用藥;另有《膏丸檔子》(專刊稿)、《傷科方》、《薛一瓢瘧論》(抄本)等,亦傳為薛氏著作。 《薛生白醫案》、《掃葉莊醫案》則係後人所編。
     清代醫家薛雪著有《濕熱病篇》,又名《濕熱條辨》,大體上是對照葉桂的《溫熱病篇》所作的專文。對應於溫熱偏於專論熱病,濕熱條辨則專論外感濕證。濕熱一證最早見於《難經》濕溫,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痙濕暍文中散有不少論治內容,只是原文在宋代重新整理刊印時,錯簡脫落已多,所以後世醫家每有不能讀到張仲景完整論述,而覺得感慨。外感病挾濕的症狀,在宋以後論述者,當以王好古為第一家;他提出寒濕由口鼻而入直走三焦,造成三陰證。這種三焦病位病機傳變的思想明末吳又可《瘟疫論》繼之,清初喻昌又加以發揚,應葉桂、薛雪及吳鞠通後,遂形成溫病特有的學說。
       薛雪濕熱三焦的論述,大體不出上述諸家濕證論治的格局之外,只是王好古論陰證多,薛雪突出的是熱證,兩者有別;其用藥也有別出心裁之處。但是論濕不能出太陰之外,濕熱到極致出現的譫語、手足痙厥、神昏等症,仍然不出陽明手足厥陰的論述。
       在《濕熱條辨》裡,薛氏覺得濕熱病有別於傷寒與和溫病,三者不但性質不同,傳變也各異,辨證的體系更應不同。在《濕熱條辨》的第一條和第十一條是理解整篇的關鍵。他認為風寒必自表入,故屬太陽溫病乃少陰太陽同病;而濕熱證則主要屬陽明太陰同病。所以他在《條辨》裡就說濕熱之邪,從表傷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陽明為水穀之海,太陰為濕土之臟。故多陽明太陰受病。此處表明濕熱病的內因多由脾胃內傷、濕邪內蘊,复感外邪相合為病。薛氏認為濕熱病的輕重跟脾胃的盛衰有很大的關係。他說:若濕熱之證不挾內傷,中氣實者,其病必微,或先因於濕,再因飢勞而病者,亦屬內傷挾濕,標本同病,然勞倦傷脾為不足,濕飲停聚為有餘。此可以證明單純的外感而脾胃盛者,發病即輕,若外感加脾胃衰弱者,發病必重。
       薛氏在說明濕熱病的病因病機時,又將濕和熱加以區分開來,濕熱兩分,其病輕而緩;濕熱而合,其病重而速 濕多熱少,則蒙上流下 濕熱俱多,則下閉上壅,而三焦俱困矣,猶之傷寒門二陽合病、三陽合病也。蓋太陰濕化,三焦火化,有濕無熱,上能蒙蔽清陽,或阻於上,或阻於中,或阻於下。若濕熱一合,則身中少火悉化為壯火,而三焦相火有不起而虐者哉。這可充分的說明濕未跟熱合時或所挾熱勢不強,其病就會比較輕緩。假如濕熱合邪,少火鬱而變壯火,則病來勢兇兇而險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