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日 星期三

《黃帝內經》有關咳證治療的論述及咳證的預後和轉歸

         對於咳證的治療,《黃帝內經.素問.咳論》指出:“治臟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雖然主要是指針炙療法,但確實也為臨床指出了指導原則。即不僅要治肺,還要治大腸,有時要治臟,有時還要治經。總之,當根據臟腑虛實,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清代陳修園“外感之咳,其來在肺,故必由肺以及他臟,此肺為本而他臟為標也。內傷之咳,先傷他臟,故必由他臟以及肺,故他臟圍本而肺為標也。”可以說與《黃帝內經》理論一脈相承。當然,治肺也非常重要。《黃帝內經》云:“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苦即有降下之意。肺中如有逆氣、痰濁、逆火、瘀血等阻滯氣道脈絡,導致肺失清肅,氣逆不降而生咳嗽,治宜用降法,主要市適用於實證咳嗽的治療。總之,咳嗽是人體袪邪外達的一種病理反應,臨床宜分清外感內傷及寒熱虛實,除了直接治肺外,還應從整體出發,注意治脾、治肝、治腎,決不能單純的見咳止咳。

   《黃帝內經.素問.診要經終論》指出:“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咳嗽,病不癒。” 《黃帝內經.素問.禁刺論篇》也告誡醫者:“臟有要害,不可不察…..從之有福,逆之有咎…..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 ,“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咳逆”、“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刺腋下脇間內陷,令人咳”。告誡醫者不要逆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規律而針刺。同時指出錯誤操作針刺傷肺可致咳嗽,甚則死亡,類似現代醫學的氣胸。強調“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臟”、“刺避五臟者,知逆從也”。這些寶貴的理論至今仍有效地指導臨床,從而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

    具體說咳證的預後,一般而言外感咳嗽多見於呼吸道感染之類,比較易治,但失治、誤治,反復發作,損耗正氣也可轉化為內傷咳嗽;內傷咳嗽病位涉及肺、肝、脾等臟,多邪實與正虛並見,治療相對困難雖為內傷,有時也容易導致外感。內傷與外感,互為因果。咳證久治不癒,則肺失斂降,可導致肺脹等疾病,頗類似於現代醫學的肺氣腫、COPD等疾病,纏綿難癒,則預後較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