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尿失禁病因、病機及治療原則

     
    尿失禁是指尿道括約飢因損傷或者控制它的神經功能失常,病人不能控制排尿,尿液自尿道口流出,亦有因尿道括約飢功能性鬆弛而導致尿失禁。在正常情況下,病人尚能控制小便,但當腹內壓力突然增加,如打噴嚏或咳嗽時即有少量小便流出,多見於經產婦女。至於「假性尿失禁」是由於某些疾病(如脊椎損傷、前列腺肥大)使膀胱不能將尿排出而引起尿瀦留。在膀胱過度充盈後,內壓驟增,超過尿道括約肌所能控制的壓力,尿被迫地向外滴出,叫充盈性尿失禁。此處要分析說明的為前兩種。

    尿失禁中醫稱遺溺、失溲、小便失禁。其病機約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腎氣虛寒,以其素體陽虛,或者久病傷陰,命門火衰,氣化無權,制約失職,而為小便不禁。
二是肺脾氣虛,由於久咳傷肺,治節失常,加之脾虛氣陷,膀胱氣化失常而為尿失禁。
三是肝腎陰虛,多因病久陰虧或者素體陰虛,虛熱內生,久則膀胱失約洏為尿失禁。
四是膀胱蓄熱,由濕熱下注而造成約束不利而為尿失禁。
    尿失禁應辨其寒熱虛實。虛寒者尿頻而清長,虛熱者量少而色深黃,實熱者尿頻量少而伴有尿道刺痛。臨床上以虛證居多,故治療多以扶正為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