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何謂腧穴?腧穴說概念如何形成的?

  “腧”通 “輸”,或從簡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腧穴,又叫輸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黃帝內經》又把腧穴稱之為“節” “會” “氣穴” “氣府”等。
    《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解釋腧穴是“脈氣所發”;《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中有腧穴是“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一說。由此可見,腧穴並不是孤立於體表的點,而是與深部靻織器官有著密切聯系,互相輸通的特殊部位。“輸通”是雙向的,從內通向外,反應病痛;從外通向內,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由以上不難看出,腧穴既是疾病的反應點,又是疾病治療的刺激點。

    腧穴的形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就已經使用砭石來砥刺放血或熱熨、按摩,用這種方法來減輕和消除傷痛。時間長了,就逐漸意識到人體的某些特殊部位具有治療疾病的功能,這就是腧穴發現的最初過程。之後,經過反復實踐、認識,“腧穴”的概念就此形成。
    具體地說,“腧穴” 概念的形成,與以下幾方面有密切的關係:

1.哪裡有病痛就在哪裡進行治療,即以痛處作為“砭灸處”
,《黃帝內經》稱此為“以痛為腧”。無意中發現,在距病痛較遠的某個部位被誤傷而治好病痛。如誤傷大指末端內側出血,卻讓原來的喉痛大減,經過反復實踐,人們認識到,在這個部位刺血可以治療咽喉疼痛。

2.發現按壓某個部位,患者感到特別疼痛,經過長期觀察這種壓痛點,認識到體表的某些部位與某些疾病有著特殊的內在聯系,於是當患這些疾病時,就在這些壓痛點進行治療。

3.在檢查某些部位時,患者不是感到疼痛,而是感到特別舒快,砭刺這些部位,病症也獲得緩解。《黃帝內經》所說的“按之快然乃刺之”和“應在中而痛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總之,腧穴是人們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的總結經驗,然後逐漸上升到理論階段,從而形成了腧穴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