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

《黃帝內經》有關“喘鳴”的論述及其對中醫現代臨床治療哮證的啟示(一)

     哮證是宿痰伏肺,遇誘因引發,導致痰阻氣道,肺氣上逆所致的以發作性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氣促困難,甚則喘息不能平臥為典型表現的病證。《黃帝內經》有關“喘鳴” ,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以及部分心源性哮喘等。《黃帝內經.素問.陰陽別論》云:“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此言哮證病位主要在肺,表裡不和,陰陽相害,屬於元氣虧虛、陽浮氣喘而鳴。其實此時心腎俱受其累,可見於現代醫學心力衰竭等多種疾病,病位已不限於肺。而對於哮證的預後轉歸,《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指出:“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提示哮證若防護得當、治療及時可很快緩解,預後尚可;反之,若治不及時有發生喘脫等危候,預後不佳。提示哮證治療,也當分緩急而治,應注意“發時治標,平時治本”的精神。觀察發現:哮證急性期有冷哮、熱哮、痰哮、氣哮、瘀哮之分,發作時當袪邪治標,袪痰利氣,或溫化,或清化,或著重化痰,或重視解鬱,或重視活血化瘀。哮證緩解期,多虛而挾痰,或表現為肺虛,或表現為脾虛、腎虛,或累及於心,或為氣虛,或陰虛,或氣陰兩虛,甚或陰陽俱虛,治療又當扶正治本為主,兼以化痰。或益氣‧或溫陽,或育陰,或氣陰兩補,或陰陽兩益。同時,應結合臟腑定位,分別採取補肺、健脾、益腎、養心等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