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黃帝內經》對飲證病因病機的認識

     飲證是指體內水液輸布運化失常,停積於某一局部位的一類病證。醫聖張仲景《金匱要略》根據水飲停積的部位不同,分之為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類,統稱“痰飲”。《黃帝內經》則稱之為“積飲”。涉及病變範圍較廣。其中,痰飲可見於現代醫學胃擴張、胃下垂、幽門梗阻、腸梗阻、胃腸功能紊亂等;懸飲相當於現代醫學滲出性胸膜炎胸腔積液;溢飲可見於風濕病等;支飲則可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心病、心力衰竭等。另外,現代醫學的腦積水、耳源性眩暈、腎盂積液等,也屬於中醫飲證範圍。

    水液的正常代謝,《黃帝內經》認為與肺、脾、腎等臟腑功能相關。而多種原因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水液代謝失常,則可能導致水腫、停飲等。《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云:“厥陰所至為裡急;少陰所至為腸胗身熱;太陰所至為積飲否隔;少陽所至為嚏嘔,為瘡瘍;陽明所至為浮虛;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在此,《黃帝內經》基於五運六氣理論,提出太陰脾在飲證發生發展過程中居於重要地位。《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云:“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上應鎮星。甚則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腳下痛,飲發中滿食減,四支不舉。” 《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指出:“土鬱之發,岩谷震驚,雷殷氣交,埃昏黃黑,化為白氣,飄驟高深,擊石飛空,洪水乃從,川流漫衍,田牧土駒。化氣乃敷,善為時雨,始生始長,始化始成。故民病心腹脹,腸鳴而為數後,甚則心痛脇●,嘔吐霍亂,飲發注下,胕腫身重”。《黃帝內經》更明確提出飲證形成的病因,與氣候濕盛,居處潮濕等有關,認為飲為濕淫土鬱為患。飲證病機雖然涉及到肺、脾、腎三臟的氣化功能失調,但《黃帝內經》強調脾為關鍵。因為外感內傷諸病因,均可使脾失運化之權,水穀因之不得化為精微輸布周身,津液停積而變生飲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