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黃帝內經》有關汗證預後以及測汗對判斷疾病預後重要性的論述

     《黃帝內經.素問.經注節解》曰:“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多汗身寒”,“多汗氣寒者,氣虛自汗”也。自汗之狀,乃日間汗出,量少微微,多為肌表不和,營衛失調所致;汗出量多則為陽氣不足,津液外泄所成。《黃帝內經,靈樞,決氣》云:“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汗出量多,淋漓不盡,是為陰津枯脫,病情深重之候。在疾病的發展轉歸過程中,汗出之多少與機體正氣盛衰密切相關。如《黃帝內經,靈樞,經脈》云:“六陽氣決,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汗出如珠如油,量多質黏,狀如雨淋,且伴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微欲絕者,為正氣衰脫,陰陽離絕之危候,多見於多種原因所致的休克、多臟衰之類,今日看來仍屬難治。由此可知,觀察汗量之多少能測知病情的輕重緩急。同時,可通過測汗判斷病情的進退及其發展趨勢,可判斷疾病發展的順逆及預後吉凶。《黃帝內經.素問.評熱病論》云:“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黃帝內經.素問.刺熱論》又指出五臟熱病,“至其所勝日,汗大出”,“得汗,待時而已。”說明在一般熱病過程中,由無汗至出汗,是正勝邪卻,病勢好轉之佳兆,多預後良好,為順。若見汗出不與脈證相應,或諸證不減,或他證又起,表明邪氣亢盛,正氣衰脫,正不勝邪,病情惡化,病勢重篤,或復染他疾,多屬預後不良,為逆。《黃帝內經.素問.評熱病論》論溫病“陰陽交”說:“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其病也,其死明矣。”醫聖張仲景《傷寒論》桂枝湯方後住呈反復講解正確取汗之法和測汗的重要。清代溫病學家葉天士治療溫熱病也非常重視測汗之法。《吳醫匯講.溫熱論治篇》云:“救陰不在補血,而在養津與測汗”。《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勞者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勞汗當風,寒薄為皻,鬱乃痤。”則指出汗多陰陽易傷,容易發生中風和痤瘡、粉刺等皮膚病等,認為汗出表虛,調攝宜慎,應該特別重視外邪乘表氣一時之虛,誘發諸病,或變生百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