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談脅痛及其日常防護之道

    脅痛是以脅肋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肝膽病證。脅,指側胸部,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統稱。「脅」在現代又指兩側下胸肋及肋緣部,肝膽胰所居之處。臨床有許多病證都是依據脅痛來判斷其為肝膽病或系與肝膽有關的疾病。本病證早在《內經》就有記載,如《素問·熱論篇》曰:「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明確指出脅痛的發生主要是肝膽的病變。脅痛病證可與西醫多種疾病相聯繫,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蟲病、肝癌、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症、慢性胰腺炎、脅肋外傷以及肋間神經痛等。

   一、臨床表現
      脅痛以脅肋部疼痛為主要特徵。其痛或發於一側,或同時發於兩脅。疼痛性質可表現為脹痛、竄痛、刺痛、隱痛,多為拒按,間有喜按者。常反覆發作,一般初起疼痛較重,久之則脅肋部隱痛時發。

二、病因病機
        脅痛主要責之於肝膽。肝為剛臟,主疏泄,性喜條達;主藏血,體陰而用陽。若情志不舒,飲食不節,久病耗傷,勞倦過度,或外感濕熱等病因,累及於肝膽,導致氣滯、血瘀、濕熱蘊結,肝膽疏泄不利,或肝陰不足,絡脈失養,即可引起脅痛。
其具體病因病機分述如下:
1.肝氣鬱結若情志不舒,或抑鬱,或暴怒氣逆,均可導致肝脈不暢,肝氣鬱結,氣機阻滯,不通則痛,發為脅痛。
2.瘀血阻絡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肝鬱氣滯可以及血,久則引起血行不暢而瘀血停留,或跌仆閃挫,惡血不化,均可致瘀血阻滯脅絡,不通則痛,而成脅痛。

三、預防之道
    
1 脅痛皆與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有關。所以,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氣機條達,對預防與治療有著重要的作用。
2 脅痛好發於肝陰不足者,此類人應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多食蔬菜、水果、瘦肉等清淡而富有營養的食物。
3 脅痛屬於濕熱蘊結者,尤應注意飲食,要忌酒忌辛辣肥甘之物生冷不潔之品也應注意。

◎注意事項
    肝鬱脅痛如久延不愈,或治療不當,日久氣滯血瘀 ,可轉化為瘀血脅痛;濕熱蘊結脅痛日久不愈,熱邪傷陰,可轉化為肝陰不足脅痛;邪傷正氣,久病致虛,各實證脅痛皆可轉化為虛實並見之證;而虛證脅痛若情志失調,或重感濕熱之邪,也可轉化為陰虛氣滯,或陰虛濕熱之虛實並見證。 若失治誤治,久延不愈,個別病例也可演變為積聚 ,甚者轉為鼓脹重證。無論外感或內傷脅痛,只要調治得法,一般預後良好。 若治療不當,轉為積聚、鼓脹者,治療較為困難。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談綠藻可以使免疫細胞增生

    綠藻是生長在水中的單植物,含有獨特的綠藻多醣體、核酸、葉綠素、類胡蘿蔔素,以及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成分,是近年來頗受矚目的保健食品。

    據研究發現,其繁殖力強盛、一天能完成一次細胞分裂、產生四個獨立的新細胞的綠藻。確實可以促進免疫細胞增生,包括免疫系統中的脾臟細胞與淋巴結細胞,此外,還有許多調節免疫系統系統的功能:

1‧促進抗體IgG生成,這種抗體在人體血液中約占抗體的七成至八成左右,為主要的循環性抗體,也是唯一能提供胎兒免疫力的抗體。

2.維持免疫功能,特別是核酸成分,早有研究證實,對T細胞的生長發育、免疫反應免疫功能等影響甚大

3.促進干擾素的生成,從而增強免疫細胞的吞噬力

4.增進自然殺手細胞功能

5.具抗氧化能力,可以保護免疫細胞

6.增進細胞的修護能力

7.透過幫助腸內益菌生長增強腸道免疫

8.促進體內排毒,以免毒素危害免疫機能

9.促進血液循環,順利輸送免疫機能運作所需的養分與氧氣

10‧提升抗菌能力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談腎病證的臨床特點

    腎具有主藏精、生髓、通於腦,又主骨、主納氣、主水液、開竅於耳及二陰,其華在髮的功能,因而,在病理上,凡有關生長發育、生殖機能、水液代謝的異常,腦髓骨以及某些呼吸、聽覺、大小便的病變,多屬於腎病症。比如,腎藏精功能失常,精氣不起,則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能力減退或障礙,表現為不孕症、精子缺乏症、髮落齒鬆,以及小兒發育遲緩,筋骨痞軟等症。

    腎的蒸騰氣化作用,在人體水液代謝調節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腎虛、氣化功能失常、開合不利,則會引起水液的瀦留,可見水腫、小便不利等症。又如腎氣虛、攝納失權,則可見動則喘甚,呼吸困難等症。又如腎精不足、耳竅失養,則可見耳鳴、聽力減退等症腎氣不足氣化失常,則可見兩便排泄異常。
    綜合上述,臨床上,凡表現為藏精生長發育主骨生髓聽覺、毛髮以及兩便排泄異常,並伴有相應的臨床表現者,則多為腎病證的臨床特點。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風濕的日常防護

        冬天是關節炎比較高發的季節,很多人都有風濕性關節炎,怎麼預防更有效呢?風濕是以肌肉、關節疼痛為主的一類疾病,主要影響着身體的結締組織,那麼, 風濕性關節炎 該如何預防呢?
  1、注意勞逸結合:中國醫學歷來主張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安作勞是強身保健        的主要措施。過度勞累,正氣損,風寒濕邪可乘虛而入。臨床上,有些類風濕        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複期,得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        加重或複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2、預防和控制感染:有些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        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人體對這些感        染的病源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        病灶也是重要的。
    3、避免風寒濕邪侵襲:大部分病人發病前或疾病複發前都有汗出當風涼、接觸冷        水等病史,提出了這些因素在本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春季雨水        較多,正是萬物萌發、樹木花草發芽、長枝、生葉、開花之際,也是百病發之        際。這時,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          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當令,不要貪涼        受露,暴飲冷飲等。風濕因臥睡石板、水泥地面或長時涼水浸泡而發病者,不        在少數。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        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另外,有些職業是工作在水濕潮冷的環境中          的,如井下、露天作業等,一定要注意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勞動或勞動後,不        可乘熱身汗出便入水洗浴。墊褥、被蓋應勤洗曬,以保持清潔和幹燥,勞動出        汗,當風吹,內衣汗濕後應及時更換洗淨。
    4、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生產勞動,如保健體操、練氣        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        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        鍛煉者強得多。《內經》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            虛",正是這個道理。
    5、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        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        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
    6、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雖然本病的致殘率比較高,但如果獲得早期診斷及        早期的治療,仍可控制其發展甚至治愈。所以,若能普及本病的一般知識,醫        生和患有關節腫痛症狀的病人對本病保持足夠的警惕性,就能提高診療水平,        控制病情發展,減少致殘率和增加勞動能力。
    7.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飲食要節制,宜清淡、不可偏嗜。
    8.風熱型和風熱型的類濕性關節炎患者應該多選用寒涼的飲食,如米仁粥、生       梨,可以協助清除內熱;而不應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桂皮、         酒
    9.寒濕型的類濕性關節炎患者應選用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如豬、羊頭、桂皮、       木瓜、藥酒等
   10.肝腎兩虛型的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補益的食品,如甲魚               肉、雞肉、鴨、鵝肉、豬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圓、芝麻等。
  ◎預防風濕一定要改變生活環境
  洗瀨宜用溫水,睡前洗腳,最好將雙足浸入中藥洗方湯藥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還可以消腫痛,除風濕。現代由於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很多人覺得患有風濕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不再生活在那種簡陋的環境下為什麼還會患有風濕呢?要知道想要怎麼才能有效預防風濕的發生,一定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
  (1)居住的房屋要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臥。
  (2)洗瀨宜用溫水,睡前洗腳,最好將雙足浸入中藥洗方湯藥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還可以消腫痛,除風濕。
  (3)風濕病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有明顯的紅、腫、熱、痛者,要臥床休息2-3周,腎虛及腰椎病患者忌性生活。
  (4)患者出汗較多時,須用幹毛巾及時擦幹,衣服汗濕後應及時更換,避免受風寒濕侵體。
  我們了解了有效預防風濕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避免受到疾病的侵擾,能夠享受更好的生活,健健康康每一天。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談冬至及其養生之道

     今天是節氣中的冬至,在傳統習俗上要吃湯圓、進補。當然,現代人平時吃得好營養也夠,進補就比較沒那麼普遍。但是,吃湯圓反而成為冬至的象徵。

    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它的由來和曆法有著直接的關係。古有:“鬥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日短”、“日短至”之説,這段經文從陰陽學觀點闡述了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從天文學角度説明了晝夜長短變化的依據,明確指出: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過了冬至後,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俗話説: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早在漢代曾把冬至作為公定節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在我國臺灣則有“冬至過大年”的説法,他們把這一天比做過年一樣重要。每逢“冬至節”家家戶戶搓湯圓,而且把冬至的湯圓分成紅、白兩種,按老輩人的説法:不吃金丸(紅湯圓)、銀丸(白湯圓),不長一歲。冬至之備受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 。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歌謠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時間的季節變化,也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三九是天氣最冷、地面積蓄熱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 ”的説法。在我國長江流域更有:天雖寒,獨有臘梅來爭妍的迷人景觀。
    如此重要的節氣,我想把養生的重點放在中老年朋友身上,尤其是中年人,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肩負著社會、家庭的重擔, 加上新世紀的快節奏與現實生活中的諸多矛盾,使人經常處于緊張繁忙的狀態之中,長此以往,若不注意保養自己,必然影響身心健康。《靈樞天年》雲:人生……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寥寥數語概括了中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又指出人到中年是生命歷程的轉折點,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雖然如此並不可怕,《景岳全書中興論》曰:人于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書中告訴我們,人到中年若能科學地運用養生之道,調理得當,是可以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年養生的關鍵:
    一、靜神少慮(即“壯不競時,精神滅想”)要求中年人
    1.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
    2.注意合理用腦,有意識地發展心智,培養良好的性格,尋找事業的精神支柱;
    3.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工作、學習之余多聽音樂,它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
    4.注意儀容儀表,不同的場合裝束要得體,心態年輕化,以振奮精神,增添生活樂趣。
    二、勞而勿過(《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即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1.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2.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生活節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3.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適當運動,有句諺語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説明冬季鍛煉的重要性。
    三、節欲保精(《養性延命錄》:“壯而聲色有節者,強而壽”)
    1.欲不可縱。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節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節,勞倦內傷,損傷腎氣。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充足,五臟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強,身體健壯則人能長壽。反之,腎精匱乏,則五臟虛衰,多病早夭。《泰定養生主論》曰:三十者,八日一施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施泄,其人弱者,更宜慎之,人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施泄。……能保持始終者,祛疾延年,老當益壯”,這説明嚴格而有規律地節制性生活,是健康長壽的必要保證。
    2.養血固精。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以男子貴在清心寡欲以養其精,女子應平心定志以養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用,來説明節欲保精的重要性,而東漢醫家張仲景則以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貴而壽,多欲而得之男女,濁而夭闡述了節欲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優生優育的首要保證。
    那麼老年朋友的生理變化又是怎樣的呢。《靈樞天年》篇: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這種臟腑氣血精神等生理機能的自然衰退也會影響到心理的變化,表現出常有的孤獨垂暮、憂鬱多疑、煩躁宜怒等心態,正是這種生理、心理上的穩定性、自控性降低,使老年朋友更容易發生疾病且不易恢復。所以,保健養生方面應提倡精神攝養、飲食調養為主;順時奉養、起居護養、藥物相助為輔的方法。
    一、(精神攝養(知足謙和,老而不怠)
    保持“謙和辭讓,敬人持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心態,即處世要豁達寬宏、謙讓和善,生活知足無嗜欲,做到人老心不老,熱愛生活,保持自信,勤于用腦。宋代醫家陳直在《壽親養老新書》中載詩一首:“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詩中告誡我們,只有進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絕情志疾病。
    二、飲食調養(審慎調食)
    1.食宜多樣 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2.食宜清淡 針對老年人脾胃虛弱的特點,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食品。用現代營養學觀點,老年人的飲食應“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3.食宜溫熱熟軟 老年人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故宜食溫熱之品保護脾腎。由于年老齒松脫落,咀嚼困難,故宜食熟軟之品。
    4.食宜少緩 “尊年之人,不可頓飽,但頻頻與食,谷氣長存。主張老年人少量多餐,以保證所需營養又不傷脾胃。
    三、順時奉養(順四時而適寒暑)
    告誡老年人要“依四時攝養之方,順五行休王之氣,恭怡奉親,慎無懈怠”也就是説,天地、四時、萬物對人的生命活動都會有影響,要想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順應自然規律,順應四時氣候變化,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只有這樣才能老當益壯,益壽延年。
    四、起居護養(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老年之人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盡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五、藥物相助(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
    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是先天稟賦的強盛和後天營養的充足。由于老年人機體功能減退,除進行其他方面得調養外,有些藥物是可以幫助其強身健身的。藥物養生應以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為主。所謂“先天之本”即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氣充盛,機體代謝能力強,人的衰老速度緩慢;所謂“後天之氣”指脾胃為後天之氣,又是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靠脾胃供給。所以,老年人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用藥原則應遵循:多補少瀉;藥宜平和,藥量宜小;注重脾腎,兼顧五臟;分類論補,調整陰陽;掌握時令,觀察規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湯劑;藥食並舉,因勢利導。如此用藥方能補偏救弊,防病延年。
    
    冬至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在每年的1221日至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70度開始,是我國農曆最重要的節氣之一,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製訂出的一個。《通緯孝經援神契》:「大雪後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 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所以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又慢慢的回昇。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歌謠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時間的季節變化,也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三九是天氣最冷、地面積蓄熱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說法。在我國長江流域更有天雖寒,獨有臘梅來爭妍的迷人景觀。
我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依照我國傳統的曆法,以五日為一候,三候十五日為一節或一氣,在一年裡又分為十二節與十二氣,合稱為二十四節氣。因為冬至並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蘇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在我國閩南地區每逢「冬至節」家家戶戶搓湯圓,而且把冬至的湯圓分成紅、白兩種,按老輩人的說法:「不吃金丸(紅湯圓)、銀丸(白湯圓),不長一歲。」冬至之備受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按八卦學說,此時為地雷復卦。卦象中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徵陽氣的初生。我國古時曾以冬至定為子月,即一年的開始。在一天十二時辰中,子時也是人體一陽初生的時間。
古代養生修煉非常重視陽氣初生這一時期。認為陽氣初生時,要像農民育苗、婦人懷孕一樣,需小心保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因為只有人體內的陽氣充足,纔會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時、子月便在養生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天冷也易凍傷。因此,在寒冬季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服用必要的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在日常起居方面敬請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1. 注意防寒保暖。在氣溫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2. 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
3. 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4. 進行適當的禦寒鍛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其次運動量不宜過大,要在動中求靜,以臻安身靜體、氣定神閑的境界。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
5. 嚴冬時節還要注意老人的低體溫,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應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冬至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過食辛辣只可生陽動火,導致內熱積聚,鬱熱上沖。肥甘厚味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濕生痰。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多飲豆漿,多吃蘿蔔、胡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番茄、荸薺、藕、白菜等。
寒冷的冬天,除了飲食的進補,還有從吃水果來補。在這個冬天把自己的生理機能調整到最好,同時也能吃出一份健康美麗。冬天寒冷乾燥,使人覺得鼻、咽部乾燥和皮膚乾燥、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點水果不僅能滋陰養肺、潤喉去燥,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如梨、獼猴桃、甘蔗、柚子等都是比較適宜的水果。
養生的重點是養心,培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地寬自無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兒女要對老人噓寒問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保養。冬至也代表新生的開始,願我們在度過最漫長的寒夜之後,一日一日迎來愈發燦爛光明的朝陽!

    冬至養生提示:多吃溫性食物運動量不宜過大
    冬至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節,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説。”冬至以後“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充分説明在這一天前後進補最為適宜。俗話説:“藥補不如食補。”冬至之後,多吃溫性食物,少食甚至遠離寒涼食物,對於平衡人體陰陽、增強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飲食調養方面,營養專家建議,公眾尤其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類、脂肪、鹽分含量高的食物。冬至時節的飲食還宜多樣化,穀、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適當地選用高鈣食品。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的食物,還不可過食太過辛辣刺激的食品。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因此最好吃一些溫熱食品來保護脾腎,吃飯也最好是少量多餐。
冬至是一年之中天氣最為寒冷的時節,羊肉、牛肉、狗肉有燥熱溫補的效果,能預防三九寒冷,但量不宜太多,過食羊肉等肥甘厚味,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濕生痰。冬至時還可以多吃些諸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之類的堅果,因為堅果性味偏溫熱,在其它季節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氣較冷,吃堅果有禦寒的作用,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當然吃堅果也要適量,且因人而異。
在補充熱性食物的同時,也得吃一些補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薺、藕、梨、蘿蔔、白菜等。其它很多蔬菜也要多加攝入,比如土豆、番茄、菌類、韭菜、南瓜、芹菜、菠菜、山藥等。除此之外,還要適量多吃水果,冬天寒冷乾燥,使人覺得鼻、咽部乾燥和皮膚缺水、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點水果不僅能滋陰養肺、潤喉去燥,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獼猴桃、甘蔗、柚子、大棗、桔子、龍眼、蘋果、桂圓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起居:防寒保暖動中求靜
有了食物溫補方法,大家也不要忽略日常起居需要注意的細節。在養生學上冬至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從中醫陰陽理論説,冬至是陰氣盛極而轉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陰陽轉化,在運動中構成了自然界與人體的平衡與和諧,養生也要順應此規律。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人們應當加強對身體的保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規律。我國中醫學認為天人相應,冬至到小寒、大寒的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在此期間應注意養生冬藏。在冬至養生中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此時陰寒之氣隆盛,專家提醒公眾要多著衣、注意防寒保暖,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如果外出,應特別注意頭部和足部的保暖,以防發生凍瘡。天氣寒冷時,最好還要戴上暖帽、口罩、手套避免寒氣的侵入。
冬季運動,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襲,其次運動量不宜過大,要在動中求靜,以臻安身靜體、氣定神閒的境界。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此外,在精神調養方面,要儘量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腦,有意識地發展心智,培養良好的性格,時刻保持心態平和,在日常發現生活當中的樂趣。避免勞累過度、早睡晚起、積勞成疾,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談肺病症的臨床特點

    眾所周知,肺的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外合皮毛、開竅於鼻。因而,在病理上,凡表現為呼吸功能異常、體表屏障異常水液代謝異常、出現呼吸不利、喘息少氣、咳嗽痰血等症狀,都屬於肺的病症。

    一般來說,肺主氣功能正常,則氣道通暢,呼吸均勻和調。如果肺氣不足,則呼吸無力,或少氣不足以息,就會聲音低微,身倦無力
     肺主宣發,外合皮毛。故外邪侵襲,常可由皮毛而犯肺,從而易於出現惡寒、發熱、鼻塞、咳嗽,甚則氣喘等肺氣不宣的病證。肺衛氣虛,肌表不固則自汗肺衛邪實,毛竅閉塞,則無汗
    肺失清肅,氣不得降,肺氣上逆,則可見胸悶、咳嗽、喘息等症 肺失清肅,通調水道機能障礙,水液不能下輸膀胱,則可見痰飲、小便不利、尿少、水腫等症
    
    由以上可以看出,在臨床上,凡主氣、司呼吸宣發通調水道功能的異常及其證候表現,就是肺病症的臨床特點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談枸杞可以調節免疫功能

        枸杞是許多補益類的藥膳中常用到的材料,那麼枸杞為什麼使用頻率這麼多。是由於枸杞含有枸杞多糖、氨基酸、維生素B群維生素E、類胡蘿蔔素等,而這些物質對於調節免疫功能都非常有助益。今分別說明如下:

一、枸杞多糖對免疫機能的作用

     ●活化T細胞。
     ●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力 
     ●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    
     ●減緩胸腺的衰老退化,增進免疫機能
     ●幫助骨髓造血幹細胞增殖,有益於修護因放射線治療而受損的免疫力
     ●抑制癌細胞活

二、氨基酸免疫機能的作用
   
     ●修補免疫組織。
     ●幫助抗體製造。
     ●構成酵素與白血球的重要元素

三、維生素B群免疫機能的作用

     ●促進白血球的產生
     ●幫助抗體製造。
     ●構成酵素與白血球的重要元素

四、維生素E免疫機能的作用

     ●活化T細胞。
     ●增加抗體數目。
     ●清除濾過性病毒、細菌與癌細胞
     ●保護免疫細胞的完整,並維持其穩定性

五、類胡蘿蔔素免疫機能的作用

     ●維護表皮細胞與黏膜的免疫門戶
     ●抑制癌細胞並使其凋
     ●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免疫細胞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談眩暈的預防及保養之道

    在物質發達的國家,有眩暈問題的人愈來愈多,尤其是靠腦力工作的高壓力上班族,夜貓族,肥胖一族,高膽固醇,高血糖,高血壓,更是眩暈的高危險群,要預防眩暈的發作,睡眠充足,生活作息正常,少吃高糖高熱量高脂食物,多運動。
       一般來說,眩暈症的好發族群以卅歲到七十歲最為常見,其中女性又比男性多,約21。此外,有眩暈家族遺傳體質的人也比較容易患病。 對眩暈病人而言,醫師們一致認為,詢問以往病史是很重要的。此外,患者只要有眩暈就要找醫師做診斷,千萬不可輕忽其存在,因為眩暈的病程是無法預期的,早做診斷,早做治療,且不同的眩暈會有不同的療法。

    眩暈的日常防護有下列四點:
 
一、眩暈患者平時宜保持安靜,避免噪音。在治療眩暈的同時,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可以提高療效。

二、養成運動習慣。體質差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體胖者可以增強氣血運行,加速排泄水濕痰飲。飲食宜素淨和容易消化,不宜食用酒、咖啡、濃茶、韭菜、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運動大量排汗,注意水份的補充,也可降低症狀的嚴重度。平時應避免食用含有高鹽或高糖成份的食品。食物內若含高鹽與高糖,會導致內耳液壓力變動,而加重症狀。應避免含有咖啡因的液體與食品(譬如咖啡、茶、巧克力) 咖啡因是利尿劑,會使體液由小便流失。咖啡因還有刺激效果,會加重症狀。需限制飲用酒精量至每天一杯啤酒或酒精會直接影響內耳,改變內耳液體體積與濃度,而加強症狀。
 
三、發作期宜臥床休息,防止起立跌倒受傷。減少頭部轉動,保持心情愉快,防止七情(喜、怒、憂、悲、恐、驚)過度,而帶來的損害。在不發作期間的治療的目的,在預防發作,及減少發作的次數,並防止聽力的進一步喪失。 梅氏病有可能會導致持續性不間斷的耳鳴,可能聽力可以喪失到須使用助聽器的地步。 避免香菸香菸的尼古丁使血管收縮,會減少內耳的血液循環,加重症狀。 抗過敏藥物,減少積水的藥物,與改良內耳的血液循環的藥物,也可能有幫助。

四、飲食方面;冬瓜 、蘿蔔、芋頭、慈菇、海蜇、泥鰍、地栗、赤小豆米仁等具有化痰結、利水濕的作用,可以選作輔助治療的食品。不要飲水過多,也不要吃公雞、羊頭、豬頭、鯊魚等食物。

眩暈的預防及保養之道
除了接受藥物治療,睡眠要充足,生活作息也要正常,煙、酒、咖啡、熬夜等都應禁止,並避免壓力刺激。在飲食上面,太鹹、太甜的食物都應避免。在吃的藥物方面,像是荷爾蒙、化學性毒素的藥物都要注意。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談脾胃病證的臨床特點

    在生理上,脾主運化、統血,脾主升清;胃主受納、腐熟,胃主和降。脾升胃降,燥濕相濟,共同完成飲食水穀的消化吸收與傳輸。因而,脾胃可以說是生化之源,為後天之本。因此,凡有關飲食水穀的受納消化吸收、轉輸障礙,或降失常,出現納呆、腹脹、水腫或嘔惡等症;或因氣虛下陷,統攝無權所致的內臟下垂、各種出血諸症,都屬於脾胃病的臨床表現

    一般來說,如果脾失健運,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水穀精微轉輸失職,則可見腹脹、便溏、食慾不振、倦怠消瘦。如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則可見頭目眩暈、久泄脫肛、或內臟下垂等症。如脾氣虛衰,失其統攝之職,血失常道而溢於脈外,可見便血、崩漏、紫斑等各種出血證。
    由以上可見,在臨床上,凡運化、升清降濁及統血功能失常,都是脾胃病證的臨床特點。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談冬蟲夏草能調節免疫機能

    冬蟲夏草由於產區少、數量少而價格驚人,同時,魚目混或爛竽充數者也所在多是。冬蟲夏草是一種植物性根菌寄生在昆蟲屍體上的結合體,其療效近年來才獲得科學實驗與臨床病例的證明,但傳統醫學早已懂得善加運用在病患調養期間的藥膳上,或用來調理體質虛弱者。

    近年來研究證實,冬蟲夏草對免疫機能的調節,以及對許多中晚期癌症病患的調養療效。這是因為冬蟲夏草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包括核酸、甘露糖醇、蟲草多糖、環肽類、線肽類、甾、氨基酸等,能激發免疫細胞活性增強T細胞、自然殺手細胞、吞噬細胞等功能,刺激r-干擾素的產生,最特別的是,它不但增強免疫系統的運作,也能抑制免疫機能,具有雙向調節整體免疫系統的作用,有效改善體弱多病的體質增強免疫力。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談頭痛的日常防護

      隨著物價的上升,老百姓的壓力越來越大,有頭痛症狀的病人也越來越多。病人一旦有頭痛症狀,最擔心的就是腦部會不會長腫瘤或是中風。但是,除了生理產生的頭痛外,一般的生活習慣及飲食不留心會造成頭痛,說明如下:

一.入睡、起床等活動要有規律性,尤其要避免在週末或假日有較大的變動,保持心情愉快,加強耐力鍛鍊。

二‧睡覺時不要俯臥,因為這種睡姿會使肌肉發麻。可以使用特殊枕頭,形狀要符合脊椎脖子處的自然彎曲脖子有個可靠的依托

三‧觀看慢電視或電腦每隔一小時左右,用手掌掩蓋眼睛,讓眼睛休息不少於30秒鐘,然後將手移開,緩面慢睜開眼。使用照明設備最好是光線柔和的普通檯燈或落地燈

四‧飲食中忌食巧克力、咖啡和可可等食品,多食大豆、全穀食物、海產品、核桃等含鎂元素豐富的食物。同時,忌飲酒,尤其是深色酒更容易引起頭痛

帶皮烤馬鈴薯、西瓜、咖啡、全麥吐司、杏仁、莎莎醬、優格、芝麻、菠菜是九種能減緩或預防頭痛的食物。然而頭痛只是症狀,有些找不出器質性原因,有些潛藏其他病因,經常頭痛的人不妨尋求醫師診斷與協助。
1.帶皮烤馬鈴薯
美國營養師艾潤·潘斯基指出,豪飲後的宿醉常造成頭痛,電解質大量流失是原因之一,此時可吃鉀離子豐富的帶皮烤馬鈴薯,攝取到的鉀離子比吃香蕉還多。
2.西瓜
身體缺水容易頭痛,而西瓜含水量豐富,也含有豐富的鎂、鉀離子,頭痛時可考慮吃西瓜。不妨將兩杯帶子的切塊西瓜、一杯原味優格、半茶匙薑末、半杯碎冰、少許蜂蜜一起打成果汁。當中的薑可以減少頭痛帶來的反胃感。
3.咖啡
適量的咖啡是一種血管收縮劑,可減少血管擴張引起的頭痛,尤其是酒後引發的頭痛,但大量咖啡還是可能造成脫水,進而惡化頭痛,不建議一天內喝太多杯咖啡。
4.全麥吐司
節食的人因為刻意少吃澱粉而造成脫水,導致頭痛,全穀類食物可補充適量的碳水化合物,避免脫水。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可幫助製造血清素,改善情緒。
5.杏仁
杏仁的鎂含量頗高,鎂可緩解部分頭痛。乾杏桃、豆類、種子類、糙米、酪梨等也都含有豐富的鎂。
6.辣莎莎醬
莎莎醬是傳統墨西哥食物的佐料,番茄與辣椒是主原料,可以暫時舒緩鼻塞,進而減少鼻塞引起的頭痛。
7.優格
缺鈣也會引起頭痛。優格當中的鈣含量頗豐,不妨選擇無糖、無調味的優格,補充鈣質與益生菌。
8.芝麻
含有豐富維生素E,穩定經期時的荷爾蒙,減少偏頭痛機率。芝麻也含有豐富的鎂。
9.菠菜
菠菜可降血壓,進而緩解部分頭痛。可用兩杯菠菜葉、四分之三杯的切塊西瓜、二分之一杯切碎的乾杏桃、兩匙核桃或杏仁,淋上少許覆盆子油醋汁,料理成沙拉。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談節氣大雪及其養生之道

    今天是節氣中的大雪,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開始。歷書記載:「斗指甲,斯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鶡旦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大雪時節,除華南和云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遼闊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裝,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已達零下10℃以下,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冬小麥已停止生長。江淮及以南地區小麥、油菜仍在緩慢生長,要注意施好臘肥,為安全越冬和來春生長打好基礎。華南、西南小麥進入分期,應結合中耕施好分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溝排水。這時天氣雖冷,但貯藏的蔬菜和薯類要勤於檢查,適時通風,不可將窖封閉太死,以免昇溫過高,濕度過大導致爛窖。在不受凍害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保持較低的溫度。“大雪”和“小雪”的節氣名稱在台灣和實際的狀況不太符合,以大陸北方的大陸型氣候來說,進入這個節氣時,應該是大雪紛飛的景象,然而在台灣一般平地是看不到雪的,除非在高山上。不過,想看高山雪景可能要等到進入更寒冷的節氣,加上寒流來襲來有機會看到。有句俗諺是這麼說:“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意思是說從小雪時節烏魚群就慢慢進入台灣海峽,到了大雪時節因天氣越來越冷,烏魚沿水溫線向南回流,匯集的烏魚群越來越多,整個西部沿海都可以捕獲烏魚,產量非常豐富。從現在起一直到十二月底前,台東知本和太麻裏一帶會有盛開的菊花田,這種菊花稱為“杭菊”,成熟的杭菊帶有濃郁的杭菊香。
人們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為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很高,還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大雪節氣後,天氣越來越涼,寒風蕭蕭,雪花飄飄,我國北方開始出現大幅度降溫降雪天氣。雪後的大風使氣溫驟降,咳嗽、感冒的人比平時多。天氣日漸寒冷的季節里,首先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適當增減衣服。有些疾病的發生與不注意保暖有很大關系,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中醫理論中,「頭」被稱為「諸陽之會」,頭部受涼,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癥狀。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較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使抗病能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數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
老年人因為天冷怕寒,冬天睡覺時愛多穿些衣服,其實這樣做很不利於健康。因為人在睡眠時中樞神經系統活動減慢,大腦、肌肉進入休息狀態,心臟跳動次數減少,肌肉的發射運動和緊張度減弱,此時脫衣而眠,可以很快消除疲勞,使身體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另外,穿厚衣服睡覺,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和汗液的蒸發,衣服對肌肉的壓迫和摩擦還會影響血液的循環,造成體表熱量減少,即使蓋上較厚的被子,也會感到寒冷。這個季節,老年人摔傷以手腕、股骨等處骨折的居多,從預防的角度看,老年人在雪天應減少戶外活動。
古曰:「秋冬養陰。」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生發,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由於地理環境各異,人們進補的食物是不同的。冬季西北地區天氣寒冷,宜進補溫熱之品;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得多,進補應以平補為主;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吃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宜。在起居方面,大雪節氣後,我國北方開始出現大幅度降溫降雪天氣。氣溫驟降,咳嗽、感冒的人比平時多。有些疾病的發生與不注意保暖有很大關係,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慎防"寒從腳下起"   提到防寒保暖,要特別提醒大家一點,也是大家非常容易忽略的,就是我們的腳。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得到的血液輸送量最少,皮下 脂肪也比較薄,是做容易受涼的。而它一旦受涼,就會反射性的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的收縮,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所以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除了要加上厚厚的冬衣之外,還要給雙腳,加上一雙厚棉襪、厚棉鞋,讓它暖暖活活的過冬天。
冬季食補應供給身體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大雪節氣前後,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像南豐蜜桔、官西釉子、臍橙、雪橙都是現在的當家水果。適當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可常喝姜棗湯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的時候吃火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說到進補,很多人只是狹義地去理解,認為所謂的「補」就是吃點營養價值高的食品,用點壯陽的補藥。其實,這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而進補則是養生學的一個分支內容。所謂的養,即保養、調養、培養、補養、護養;所謂的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具體地說就是要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溫寒等綜合調養,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陽虛病人秋冬溫補陽氣的同時,也應注重養陰,補充人體的陰精。陰精的充沛,也有利於陽氣的生長。
在運用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兩點:
1.養宜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熱之感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2.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范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愿違。
瑞雪漫天飛舞,給人們帶來心情愉悅的同時,也會對健康帶來潛在的傷害。所以,提醒雪天要注意「十防」:
一謹防跌倒:下雪天,防滑、防跌、防撞對老人來說最重要。建議骨質疏鬆的老人下雪天最好不要出門。
防中風:對於血管彈性差的人,氣溫急劇變化會帶來血壓波動,引發中風。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增多,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同時,氣溫較低時,人體排汗減少,血容量相對增多,這些原因都可使血壓昇高,促發腦溢血。因此,首先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疾病的治療,其次注意發現中風先兆,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防心臟病:包括心絞痛、心肌梗塞等。隆冬季節與冬末初春為急性心肌梗塞的兩個發病高峰期,其原因除了氣溫偏低刺激人體交感神經,引起血管收縮外,寒冷還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導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此外,病變的冠狀動脈對冷刺激特別敏感,遇冷收縮,甚至使血管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發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應重視防寒保暖,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襲;還要定期進行心血管系統體檢,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溶栓、降脂、擴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藥物。
防消化道潰瘍:這時由於寒冷刺激人的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支配內臟的植物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在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腸調節功能發生紊亂,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粘膜或潰瘍面,使胃產生痙攣性收縮,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胃病復發。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飲食調養,日常膳食應以溫軟淡素、易消化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忌食生冷,戒煙戒酒,還可選服一些溫胃暖脾的中成藥。
防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咳嗽、肺炎等。
防瓦斯中毒:利用熱水器洗澡,瓦斯桶放室外,以免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防虛脫:長時間用熱水洗澡,很容易發生虛脫而暈倒。此時應讓虛脫者平臥,並口服溫鹽水。
防早晨練病:天氣寒冷時一些人堅持早鍛煉,因身體未適應露天環境,很容易發生心慌、胸悶或低血糖反應。故各人可根據自己體質來調整鍛煉時段和地點。
防燙傷:用熱水袋給老人或嬰兒取暖,因他們對溫度不敏感,很容易發生燙傷。
防不當禦寒方式:包括門窗緊閉不通風,躦進被窩蒙頭睡等。
在養生方面,有「七宜」僅供大家參考:
一宜保暖: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腳: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宜多飲: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3000c.c。
四宜調神: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上佳方法有慢跑、跳舞、滑冰、打球、聽清雅音樂、練書法、畫畫、打太極等。
五宜通風: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很多,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六宜粥養: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建議,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
七宜早睡: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