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黃帝內經》有關喘症分類的論述
《黃帝內經》中把喘症分為虛實兩端,肺實者主要有三:一者由肺熱所致,如《黃帝內經.素問.刺熱篇》云:“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二者肺感受陰寒之邪而引起,如《黃帝內經》中有“肺惡寒”,“形寒飲冷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三者為陽明腑實厥逆也可致喘,如《黃帝內經.素問.逆調論》有:“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黃帝內經.素問.厥論》云:“陽明厥逆,喘咳身熱。” 《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 《黃帝內經.素問.太陰陽明論》也說:“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可見《黃帝內經》反復在強調陽明厥逆而致喘,多見於西醫的肺炎、喘息性支氣管炎、呼吸窘迫綜合證等疾病,這在臨床上確有很重要的意義,為後世通腑法治療喘證,提供了理論依據。另外,《黃帝內經》中尚有瘀血為主喘的論述。即《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曰:“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肋下,令人喘逆。”對於虛證喘,多見於西醫的肺氣腫、心源性哮喘等疾病,《黃帝內經》也有不少論述。如《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中有“肺脹者,虛滿而喘咳”乃肺虛喘證。《黃帝內經.素問.臟氣法時論》云:“腎病者……喘咳身重,寢汗出”,則論述了腎虛不能納氣之喘。《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云:“腎足少陰之脈……喝喝而喘……口熱舌乾,咽腫上氣。”說明腎陰虛也可致喘。總的說來,喘證有虛實。實喘,多呼吸氣粗,深長有餘,呼出為快,聲高,可伴有痰鳴咳嗽,脈象多數而有力,病勢多急,病程較短,病位在肺,有寒,有熱,有水飲,有血瘀,其中,熱喘與陽明關係尤其密切;虛喘,多呼吸氣怯,短促難續,深吸為快,聲低氣微,少有痰鳴咳嗽,脈象多虛弱,或浮大中空,病勢緩,病程長,多久病喘疾,病情時輕時重,遇勞即甚,病位可在肺、在腎,可表現為氣虛、陽虛、陰虛,也可表現為氣陰兩虛或陰陽俱虛。
2019年1月28日 星期一
什麼是食物不耐?
食物不耐(food intolerance)是自然療法中相當重視的一項問題,它代表了排除急性過敏反應以外,由食物分子所造成的身體慢性過敏反應,因為症狀不明顯,所以以「不耐」來表示。一般都是由所謂的食物來評估,而有些國家如日本,其檢測又將IgG4拿出來測試,是因為許多證據顯示IgG4會因為反覆的免疫激活(反覆刺激造成免疫系統過度反應)促使它上升。如果身體對於食物中蛋白等物質產生敏感情形,會因為持續接觸,造成針對該項食物的IgG4增加。臨床上許多慢性過敏的患者,會出現「腸漏症」這種問題,所謂「腸漏症」也就是腸胃道慢性發炎,消化未完全的食物大分子從腸黏膜的間隙滲漏到血液及淋巴液中,導致身體的免疫系統誤把這些食物當成毒素,進而誘發一連串的過敏反應。這些食物成分所導致的身體症狀千奇百怪,包括皮膚過敏、氣喘、慢性疲勞、頭暈、憂鬱、梅尼爾氏症、頭痛、口腔潰瘍、黑眼圈、關節炎、腹瀉、脹氣、消化不良、大腸炎、水腫、自體免疫疾病等。安東尼.海因斯(Antony J.Haynes)在其所著的《食物不耐聖經》(The Food Intolerance Bible)一書中寫到至少45%的人口深受食物不耐所造成的困擾。就如同西方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所說的,你吃什麼就像什麼,許多的身體不適,也就是由於食物不耐所造成。
2019年1月25日 星期五
張氏醫通作者及內容簡介
本書為綜合性醫書,十六卷,清‧張璐撰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此書前十二卷論病,包括內、外、婦、兒及五官等科,分門分證,徵引古代文獻及歷代醫家醫論,每病先列《內經》、《金匱要略》之論述,次引後世如孫思邈、李東垣、朱丹溪、趙獻可、薛己、張介賓、繆仲淳、喻嘉言等諸家之說,同時結合個人臨證經驗發表議論,但大抵不外折衷成綜合諸家觀點,無多創見。不過,整體醫學思想,比較與薛己、張介賓相近,並闡發「陽非有餘,真陰不足」論甚力。自中風至嬰兒共分十六門,每門又分子目,體例實取法於王肯堂《證治準繩》,而選輯更為精審。後四卷論方,共分94門,祖方一卷,專論方祖源委,分析其配伍、功能與治療之證。另三卷為專方,以病證分門集方,并有方解。
此外,以《張氏醫通》命名而實為《張氏醫書七種》者,輯刊於1699年,包括《張氏醫通》、《本經逢原》、《診宗三味》、《傷寒緒論》、《傷寒纘論》、《傷寒舌鑒》、《傷寒兼證析義》,是刊叢書。
此外,以《張氏醫通》命名而實為《張氏醫書七種》者,輯刊於1699年,包括《張氏醫通》、《本經逢原》、《診宗三味》、《傷寒緒論》、《傷寒纘論》、《傷寒舌鑒》、《傷寒兼證析義》,是刊叢書。
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麻疹的病因、病機及麻疹病人的飲食宜忌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的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性強。臨床以發熱3~4天後遍身出現紅色斑丘疹,稍為隆起,狀如麻粒為特徵,常伴有發熱、咳嗽等症狀,幼嬰及體弱兒童容易有麻疹肺炎、麻疹腦炎等嚴重併發症。
麻疹屬中醫「時行疫毒」範疇,俗稱「痧子」、「癮疹」。中醫認為本病係感受麻毒時邪,從口鼻而入,首犯肺胃兩經,毒邪犯肺則見發熱、咳嗽等肺衛之症;毒邪犯胃則皮疹發於全身、遍及四末。若毒邪不由肌膚發泄,入裡則生變證,麻毒損及心陽則導致心陽虛衰,引動肝風則風火內灼,犯肺則肺氣閉塞,攻喉則喉痛音啞,移熱於大腸則腹痛下痢。本病以實證為主,根據麻疹透發情況可分為順證和逆證兩大類,若正氣實而驅邪外出,疹點由內達外,疹透出齊,是為順證。逆證分為麻毒閉肺、下痢、攻喉、肝風、心陽虛衰五型。
麻疹的病情屬陽熱毒盛證,此階段的飲食宜清淡易於消化,富含營養。麻疹的發病,臨床上多分為發熱期、出疹期、恢復期,所以在不同的病期,仍要強調某些食物的忌口。
(1) 麻疹發熱期
此期多見發熱、咳嗽、流涕、厭食或腹瀉等症狀,應該給患兒多飲水,予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切忌食魚、肉、蝦、雞等油膩葷腥厚味食物,其中最忌油炸粗糙食品和海腥發物,因為該類食物多為厚味,最易生濕化熱,使氣機阻滯,損傷胃腸,熱毒內陷,發熱不退,嘔吐腹瀉加重,重者則引起高熱神昏、抽搐而影響疾病的順癒;又因本病為熱病,還應忌食辛辣香燥食物,以免動火劫津,加重病情。
(2) 出疹期
此期飲食調養非常重要,關係到出疹的順逆和預後。中醫認為麻疹非熱不出,壯熱、口渴、汗出是疹毒外透的佳兆,麻疹發病的一系列症候,都是圍繞著出疹,所以治療麻疹的首務就是使疹毒儘快隨著疹子的外透而清除。因此在出疹的前後,麻疹患兒除應忌食發熱期的食物外,更應忌食冷飲、生冷瓜果或話梅、酸梅等,以免遏伏熱毒,致使麻疹不透,熱毒內陷,疹毒不得宣泄而出現變證(逆證),嚴重則可危及小兒生命。
(3) 恢復期
該期多為疹透、熱退,病情逐漸好轉,此時家長最易忘記食物忌口,認為病情已好,應該給患兒多吃一些,以助恢復。因此要特別注意恢復期的忌口。因為患兒經過發熱、出疹期,脾胃功能已明顯受到損害,雖然病情好轉,納穀轉香,但其脾胃得的消化吸收功能尚屬恢復階段,此時不重視忌口,往往會引起食復即發熱又起,或出現腹瀉、嘔吐、胃脘及腹痛而致胃腸炎、消化不良的併發症。所以,在恢復期,同樣要忌食發熱期、出疹期該忌的食物,漸漸地增加患兒的飲食量,直到康復。
2019年1月19日 星期六
紫蘇的功效
紫 蘇Perilla frute scens(L .) Britton
科 名─唇形科(Labiatae)
別 名─紅紫蘇、紅蘇、白蘇、青蘇、回回蘇、野蘇、香蘇、蘇子、荏、桂荏、青紫 蘇、赤紫蘇、白紫蘇
繁殖方式─種子、扦插
利用部位─全株皆可入藥,莖(蘇葉)、莖桿(蘇梗)、紫蘇苞、種子(蘇子);可在白露前後 尚未開花前整株割取,倒掛於通風處陰乾或切斷晒乾備用。
性 味─味平,性溫。
功 效─紫蘇葉:發肌表、散寒理氣、健脾胃、袪痰止咳。蘇梗:理氣、解鬱、安胎、 發散風寒。紫蘇苞:煎湯飲食。蘇子:味辛,無毒。有鎮咳平喘、潤肺、袪 痰、調中下氣、理腸胃之功效。
◎本草鋼目記載
調中、去臭氣。搗敷治蟲咬及男子陰腫,調氣,潤心肺,長肌膚,益顏色,消宿食, 止上氣咳嗽,去狐臭,敷蟲咬。
科 名─唇形科(Labiatae)
別 名─紅紫蘇、紅蘇、白蘇、青蘇、回回蘇、野蘇、香蘇、蘇子、荏、桂荏、青紫 蘇、赤紫蘇、白紫蘇
繁殖方式─種子、扦插
利用部位─全株皆可入藥,莖(蘇葉)、莖桿(蘇梗)、紫蘇苞、種子(蘇子);可在白露前後 尚未開花前整株割取,倒掛於通風處陰乾或切斷晒乾備用。
性 味─味平,性溫。
功 效─紫蘇葉:發肌表、散寒理氣、健脾胃、袪痰止咳。蘇梗:理氣、解鬱、安胎、 發散風寒。紫蘇苞:煎湯飲食。蘇子:味辛,無毒。有鎮咳平喘、潤肺、袪 痰、調中下氣、理腸胃之功效。
◎本草鋼目記載
調中、去臭氣。搗敷治蟲咬及男子陰腫,調氣,潤心肺,長肌膚,益顏色,消宿食, 止上氣咳嗽,去狐臭,敷蟲咬。
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
中藥常用的服藥方法及服用注意事項
中藥治病的效果非常的好,但是想要收到更好的治病療效,我們要掌握好服藥的方法,錯誤的服藥方法會影響到藥效的發揮。正確的中藥服藥方法要注意:
1.
飯前服:一般病位在下,應飯前服,如肝胃虚或腰以下疾病,飯前易使藥效到達;治療胃腸道疾病的中藥,一般也宜在飯前服用,因空腹服藥後,藥液能直接和消化道黏膜接觸,可以較快地被吸收並發揮作用。
2.
飯後服:若病位在上,應飯後服,如治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位,或對消化道的副作用毒性較大的藥,也宜在飯後服,以避免吸收太快導致中毒。
臨床上,常用的四種服藥方法有涼藥熱服、熱藥涼服、涼藥涼服、熱藥熱服:
1. 涼藥熱服:“治熱以寒,溫而行之”,這就是要求治療熱病用寒涼的方藥,在藥湯尚溫熱時服用。
2. 熱藥涼服:“治寒以熱,涼而行之” ,這就是說,治療寒性病證,應用熱性方藥,一定要待藥湯涼後,再服用。
3. 涼藥涼服:“治溫以清,冷而行之” ,這就是要求治療溫熱病證,當用清涼方藥,要等待藥湯冷後,方可服用。
4. 熱藥熱服:“治清以溫,熱而行之” ,一般來說,治療寒性病證,是用溫熱方藥,要趁藥湯熱時服用,這樣才有治療的效果。
以下說明各種服用法的使用狀況:
1. 涼服:一般清熱解毒藥宜涼服。
2.温服:把煎好的湯冷却到攝氏35度左右服用最為合適,凡藥性平和補益的藥均宜温服,增强其補益功能。
3.
熱服:凡傷風感冒、惡寒無汗,宜大口熱服,以達到發汗的目的。裡熱症、血淤症也是如此。
4.頓服:指用藥性强烈的藥製成小劑量湯。
還有要注意服中藥不能和下列食物同吃:
1.養胃中藥“怕”糯米。糯米、肉類、豆類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養胃類中藥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影響病人康復。胃腸功能已經減退的老年人,如果多吃這類食物,往往會導致腸胃不堪重負。
2.温補中藥忌白蘿蔔。人參是補氣的,而蘿蔔是行氣、降氣、破氣的,如果蘿蔔和人參同時吃,可能會削弱人參的補氣功效。其他的温補類藥物,如西洋參、黨參、黄耆、何首烏、熟地等,都與人參具有類似的功效,不適合與蘿蔔同服。無論生的還是熟的,蘿蔔都有行氣的作用,要注意避免與補藥合用。此外,具有清熱解毒的綠豆,也會“抵消”人參等藥物的補益作用。
3.清熱藥躲開辣椒。如果你正在服用大黃、黃連、黃芩等苦寒藥物,或者牡丹皮、黃柏、金銀花、桔梗、桑葉、連翹等寒涼藥物,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胡椒、咖喱、酒類等,否則會減弱清熱涼血類中藥的療效。
4.温熱藥最怕冷飲。室外雖然冰天雪地,可在屋内,暖氣、空調已經營造了一個温暖如春的環境。很多人因此在大冬天還喜歡喝冷飲。這可能使人們的胃腸在不知不覺中變虚。吃太多冰冷食物會讓胃的温度下降,不利于消化食物。
5.治過敏别吃芒果。除了海產類、花生等,芒果、荔枝也屬于“發物”,正在服用治療哮喘、皮膚炎等過敏性疾病中藥的人,最好不要吃這類食物。
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黃帝內經》對於喘證病因、病機的論述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黃帝內經.靈樞.五閱五使》也說:“故肺病者,喘息鼻張。”明確指出喘證病位在肺,併指出了喘以呼吸急促、鼻扇為特點。《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曰:“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實際上明確了肺系喘證和腎病喘證的不同表現。《黃帝內經.靈樞.本神》提到:“肺藏氣,氣捨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則進一步說明喘證病位在肺,證候有虛實之分。《黃帝內經.素問.逆調論》云:“夫不得臥,臥而喘者,是水氣之克也….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 ,主要是論水氣病所致的喘證,同時強調了腎在喘證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黃帝內經.靈樞.經脈》云:“肺手太陰之脈……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再一次指出肺腎經脈皆相關於喘。而《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篇》指出:“陽明厥則喘而倇,倇則惡人” ,認為胃腸病變也可見喘,即《傷寒論》大承氣湯證氣喘之類。至於《黃帝內經.素問.痹論》所謂“淫氣喘息,痹聚在肺……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 ,則是痹證繼發肺間質纖維化、風濕性心臟病心衰的表現。另外,《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還有“有所恐墜,喘出於肝”的說法,《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也有“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脇下,令人喘逆”的記載,提示喘證與肝也有關係。
總之,喘證病位主要在於肺,與腎關係密切。還涉及於肝、心、胃腸等臟腑。臨床觀察發現:脾虛津液不化,痰濕犯肺,或脾虛不能養肺,肺氣虛,也可以導致喘證發生,或使其病歸纏綿。一般來說,肺之喘多實,腎之喘多虛,喘證發生不拘於肺,但病機又總不離乎肺。另外,《黃帝內經.素問.刺禁論篇》還指出:“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首先記載了針刺誤操作傷肺導致氣胸的表現。
2019年1月10日 星期四
什麼叫做「健康食品」?
我國健康食品管理法在1999年2月3日 公布,自此以後「健康食品」就不能隨便亂用。在2006年修法後,明訂其定義為「指具有保健功效,並標示或廣告其具該功效之食品」,而所謂保健功效定義為「增進民眾健康,減少疾病危害風險,且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之功效,非屬治療、矯正人類疾病之醫療功效,並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者」。
而目前衛生署認定的保健功效包括:(1)調節血脂功能;(2)免疫調節功能;(3)腸胃功能改善;(4)改善骨質疏鬆;(5)牙齒保健;(6)調節血糖;(7)護肝(針對化學性肝損傷)
;(8)抗疲勞功能;(9)延緩衰老功能;(10)輔助調節血壓功能;(11)增進鐵西吸收能力;(12)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13)不易形成體脂肪功能。
以上是健康食品管理法,對於「健康食品」的定義及衛生署認定的保健功效。因此,對於保健食品更應有清楚的認知,否則;既花錢又徒勞無益,只帶來心理安慰。
2019年1月7日 星期一
《御纂醫宗金鑒》主編及內容簡介
在乾隆四年(西元 1739年),乾隆皇帝下詔,由吳謙與康雍乾三朝御醫、院使劉裕鐸,共同領銜編纂這套叢書,歷時三年完成。為同類書籍中最為簡明、完備、實用者。
本書共分15部,有《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方論》、《四診心法要訣》、《運氣要訣》、《傷寒心法要訣》、《雜病心法要訣》、《婦科心法要訣》、《幼科心法要訣》、《痘疹心法要訣》、《種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訣》、《眼科心法要訣》、《刺灸心法要訣》及《正骨心法要旨》。
其中,《傷寒論注》中,收集了二十名醫家的註解,內容極為詳盡。口訣的部份也極為實用,在本書刊行之後,成為當時醫學教育最重要的讀本。本書也成為中國北方中醫界最重視的一本套書,對於北方中醫界有極深的影響力。
公元1739年,乾隆皇帝詔令太醫院右院判吳謙主持編纂一套大型的漢醫叢書。吳謙,字六吉,安徽歙縣人,他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間的名醫。吳謙奉旨後,下令徵集全國的各種新舊醫書,並挑選了精通醫學兼通文理的70多位官員共同編修。歷時三年的時間,終於編輯完成。
《醫宗金鑑》經過三年時間完成,共90卷,15個分冊。即傷寒17卷、金匱8卷,名醫方論8卷,四診1卷,運氣1卷,傷寒心法3卷,雜病心法5卷,婦科心法6卷,幼科心法6卷,痘疹心法4卷,種痘心法1卷,外科心法16卷,眼科心法2卷,針灸心法8卷,正骨心法4卷。該書特點 :圖、說、方、論俱備,歌訣助誦。細讀之有著十分明顯的時代性,適應18世紀中國疾病譜 。例如:公元17-18世紀,康熙、乾隆由於天花危害甚大,對太醫院壓力更大,因此,太醫院在分科設置上也有明顯的反映,如將痘疹作為一科從幼科中分立出來,在《醫宗金鑑》中也單獨成冊,特別還將《種痘心法》作為一卷與幼科心法並列,可見對天花一病的專門研究與防治得到了高度重視,促成幼科被分解為三科。由於接種人痘的推廣與普及,天花之危害明顯降低,太醫院又將痘疹一科合併回幼科。另外,還有對正骨一科整理提高也十分明顯,通過《醫宗金鑑》的編纂,使中國歷代相傳的正骨理論與技術更加系統,更將宮廷上駟院綽班(正骨) 處的豐富經驗融為一體,使太醫院正骨科與上駟院綽班處合併一處,理論與技術均得到提高。
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草石蠶的功效
草 石 蠶 Stachys Sieboldil Mig.
科 名─唇形科(Labiatae)
別 名─地蠶、草冬蟲、蟲草、冬蟲草、土蟲草、甘露子、土人參、地鈕、寶塔菜、土
蛹、滴露、地瓜兒。
來 源─為骨碎補科植物圓蓋陰石蕨的根莖或全草
繁殖方式─種子、分株、塊莖
性 味─味甘、淡;性平,無毒。
功 效─袪風除濕、清熱解毒、治風濕痹痛、濕熱黃疸、咳嗽、哮喘、肺
癰、乳癰、牙齒疼痛、白喉、淋病、帶下、蛇傷
◎本草綱目記載
寖酒,除風破血。煮食,治溪毒。焙乾,主走注風,散血止痛。其節,亦可搗末酒
服。和五臟,下氣清神。
科 名─唇形科(Labiatae)
別 名─地蠶、草冬蟲、蟲草、冬蟲草、土蟲草、甘露子、土人參、地鈕、寶塔菜、土
蛹、滴露、地瓜兒。
來 源─為骨碎補科植物圓蓋陰石蕨的根莖或全草
繁殖方式─種子、分株、塊莖
性 味─味甘、淡;性平,無毒。
功 效─袪風除濕、清熱解毒、治風濕痹痛、濕熱黃疸、咳嗽、哮喘、肺
癰、乳癰、牙齒疼痛、白喉、淋病、帶下、蛇傷
◎本草綱目記載
寖酒,除風破血。煮食,治溪毒。焙乾,主走注風,散血止痛。其節,亦可搗末酒
服。和五臟,下氣清神。
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焦樹德“治肺七法”及其臨床應用
五臟六腑雖然皆能令人咳,但無不關乎肺,咳嗽治肺依然是最重要的治法。現代名老中醫焦樹德教授曾總結出“治肺七法”,頗為實用。焦老認為:“肺為嬌臟,怕寒而惡熱,故邪氣易傷而難治”、“肺受病易,藥入肺難”,治肺七法當靈活選用。一曰宣,包括辛溫宣化、辛涼宣肺、宣鬱理氣法等,常用的藥物一般有桔梗、荊芥、蘇葉、馬勃、防風、陳皮、前胡、麻黃、桂枝、細辛、金銀花、薄荷、牛蒡子、浙貝母、射干、生薑、蔥白、淡豆鼔等;二曰降:包括降氣化痰、豁痰肅降、袪瘀肅肺法等,常用的藥物一般有蘇子、杏仁、桃仁、旋覆花、白前、沉香、半夏、川貝母、枇杷葉、瓜蔞、地骨皮、檳榔、萊菔子、青礞石等;三曰清:包括清熱化痰、清燥養肺、清瀉肺火、清暑益肺法等,常用的藥物一般有桑白皮、梔子、生石膏、寒水石、黃芩、知母、青黛、滑石、青果、桑葉、連翹、大青葉、板藍根、山豆根、錦燈籠、蘆根等;四曰溫:包括溫肺化痰、溫肺行氣、溫中化痰、溫腎納氣等,常用的藥物一般有白芥子、乾薑、紫菀、款冬花、肉桂、白豆蔻殼、百部、薤白等;五曰補:包括培補肺氣、補陰保肺、補腎益肺、補脾益肺等,常用的藥物有黃耆、黨參、人參、白朮、山藥、冬蟲夏草、蛤蚧、鐘乳石、甘草、太子參等;六曰潤:包括甘涼滋潤、養陰潤肺、甘寒生津法等,常用的藥物有麥冬、沙參、阿膠、蜂蜜、天冬、梨、梨皮、生地黃、玄參、杏仁泥、蓮藕、柿餅、柿霜等;七曰收:包括斂肺化痰、收肺斂氣法等,常用的藥物有五味子、烏梅、罌粟殼、百合、馬兜鈴、訶子、五倍子、白及、白果、白蘞等。七大法則治療咳嗽,在臨床辨證論治中需靈活運用。常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則合用,以求達到“病有千端,法有萬變,圓機活法,存乎其人”之目的。《證治準繩》載有:“胃咳,用烏梅丸;膽咳,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大腸咳,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桃花湯;小腸咳,用芍藥甘草湯;膀胱咳,用茯苓甘草湯;三焦咳,用錢氏異功散”憑證取方,後世至今仍在沿用。馮蹻等採用中藥(麻黃、細辛、牙皂)外敷天突穴;張寬智運用針刺取穴 (天容、扶突、肺俞、太淵等)及麥杏潤喉湯(麥冬、沙參、炙杏仁、蟬蛻、川貝母、山豆根、瓜蔞、牛蒡子、金銀花、枇杷葉等)治療咳嗽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