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以六經為辨證綱領。六經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和厥陰,是人體手足十二經脈的統稱。在臨床上,六經傷寒的病機和症狀分別如下:
邪入太陽,有頭頸痛、腰脊強等症。太陽經上額交巔入腦,下項,挟脊抵腰中,邪入太陽,經氣鬱滯不舒,因而,有以上症候。
邪入陽明,有口鼻乾、身熱不得臥等症。陽明經挟鼻絡於口,邪入陽明,經氣不利,鼻與口失養,因而,有口痛鼻乾的表現。陽明為水穀之海,是多氣多血之經,多氣多熱;又陽明主多肉,邪入陽明則經氣鬱滯,熱鬱過甚,故身熱。陽盛實四肢,手足躁擾,因此,不得安臥。
所陽,有胸脅痛,耳聾等症。少陽經循脅入耳中,邪入少陽,少陽經氣不利,所以,胸脅痛,氣血津液不能上承於耳,則耳聾。
邪入太陰,有腹部脹滿,咽乾等症。太陰經絡胃上挟咽,邪入太陰,太陰不能轉輸水穀之精,精氣留中則生脹滿,津不上承則有咽乾。
邪入少陰,有口舌乾燥而渴等症。少陰經貫腎絡肺系舌本。 邪入少陰,邪熱燔灼,津液耗傷,因而,口舌乾燥而渴。
邪入厥陰,有症見煩滿,囊縮等症。厥陰經循陰器,絡於肝。 邪入陰,經氣不利,疏泄失職,肝氣鬱滯則煩悶不解, 陰囊收縮。
※中、西醫傷寒之區別
◎中醫傷寒→中 風 ───中醫傷寒包括各種外感熱病
→熱 病 其概念不同於西醫傷寒。
→溫 病─→《瘟疫論》─→各種傳染病
→傷 寒 │
→濕 病 中醫傷寒的溫病,其病理範圍
→傷 燥 亦大於西醫之傷寒。
◎西醫傷寒→常發生於夏秋季→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傳染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