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如何治療消癉?

         關於如何治療消癉,《黃帝內經》是從以下幾方面論述的:

1.     膈消 :對於膈消,《黃帝內經.素問.氣厥論》是這樣論述的:“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 膈消是由於熱薰胸膈,消灼津液,而為消渴,後人稱之為上消。《景岳全書》又說“上消者,渴證也,大渴引飲,隨飲隨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故又謂之膈消。”膈消之主要症狀特點是心煩口乾、口渴多飲,治法應主清肺生津。譬如,李東垣提出的用白虎加人參湯。

2.     肺消:對於肺消, 《黃帝內經.素問.氣厥論》的論述是“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漫二,死不治。”由此可見,肺消的病機為“心移寒於肺”。對此,張景岳《類經》的論述為:“心火不足,不能溫養肺金,肺氣不溫,不能行化津液,故飲雖一而溲倍之。”肺消之病,病在心肺,係心肺陽氣不足,不能行化水津。致水津降而不升,出現飲一漫二之虛證。因而,本證的治法為“補肺平心” ,方藥可用黃茂湯。

3.     消中:對於消中,《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的論述是:“癉成為消中。”《黃帝內經.靈樞.師傳》云:“胃中熱則銷穀,令人懸心善饑。”吳昆《素問吳注》的解釋:“癉,熱邪也,積熱之火,善食而饑,名為消中。”消中,就是中消病,常表現為多食易饑,心煩不安,肌肉消瘦。因胃熱則消穀,穀消則善饑,因則,消中的治法應當主清胃瀉火潤燥。胃瀉火潤燥的方藥很多,其中,張景岳提出用玉泉散清胃火,喻嘉言提出以大啖甘草與人參合用“急緩互調,攻補兼施”這些方藥,都須隨證選用。

4.     脾癉:對於脾癉,《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的論述為:“有病口甘者……名為消癉……此肥美之所發也……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可見,脾癉轉變為消渴,當係消渴的的前兆病證,屬消癉之類的病證。脾癉屬脾之濕熱證。因而,關於脾癉的治法,是醒脾化濕,清暑辟濁,除脾胃中的濕熱陳腐之氣。其方藥可見於《用藥法家》的記載:“蘭草其氣清香“生津止渴,潤肌肉,治消渴脾癉。”

5.     腎消:《黃帝內經.素問.》言:“腎熱病者…..苦渴,數飲,身熱。”《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云:“腎脈…..微小為消癉。”腎熱病苦渴數飲,是火熱之邪耗傷腎水。腎脈數小,是指腎精虧損。因腎水虧耗、腎精虧損所致的消癉,就是腎消,後世稱為下消。腎消有陰陽之分,一為陰虛腎消。是由於水虛不能制火而致 ,屬腎熱病。如《丹台玉案.三消》說:“腎水一虛,則無以制餘火,火旺不能撲滅,煎熬臟腑,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乾,陰盛陽衰構成此證。”其證有口燥咽乾、口渴尿多、小便黃赤或渾濁如膏脂等表現,因而,其治法宜滋補腎水,方藥可用六味地黃丸等。二為陰陽兩虛腎消,係陰損及陽,陽不化氣,氣不攝津,屬“腎脈微小”之消癉,是皆真陽不足,水虧不下之消證也,此證主要有面色黧黑、形瘦耳焦、腰膝酸軟等表現,因而,治宜溫補腎氣,方藥可用張仲景所用的腎氣丸以及陳士鋒的引火升陽湯。

    總之,由於消癉的病因病機與症候有所不同,治療時,應當觀其脈證,分別治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