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人類聽覺(耳朵)的一些數據及比較

  人類的體溫一般維持在37度左右。但是,會接觸到外面空氣的部位,如           耳廓、鼻尖、指尖,會比其他部位溫度低,在大熱天也只有29~30度左               右。形成體溫的熱能,由於骨骼肌肉(59%)、肝臟(22%)、呼吸系                                統(9%)、腎臟(4%)、心臟(4%)、其他2%等運作,血液循環全身所產生。         但是耳朵、鼻子、手指等身體末梢部位,由於容易散熱,因此也比較會         有冰冷的現象。所以不小心碰到燒燙的東西,為了降溫會抓住耳朵(耳                廓)
   耳朵的入口到鼓膜的距離,成人約為25釐米,此部位稱為外耳道。外耳道,是往斜上方延伸。耳朵入口附近的皮膚有很多皮脂腺與汗腺(泌離腺),而分泌物就是耳垢。因此在清理耳垢的時候,只要把耳朵入口附近的地方清乾淨即可,沒必要深入到耳朵深處。耳垢分為兩種,一種是色深帶有黏性,另一種是色淺呈現乾粉狀。前者稱為「濕性耳」或「蜜蠟耳」,後者是「乾型耳」或「米糠耳」。東方人以乾型耳居多,西方人則以濕型耳為主。

   外耳道的汗腺含有蛋白質及脂質,稱之為「泌離分泌」。泌離分泌愈發達,就會形成濕型耳垢,耳垢的乾濕是由遺傳所決定,終生不變。

   耳廓收集聲音後通過外耳道,到達鼓膜,藉著外耳道的共鳴,可增強至2000~5000赫茲。鼓膜位於耳朵深處,其厚度為0,1mm,依據位置不同,厚度及型態都會不一樣,會呈現漏斗型或淺碟狀,並非完整的圓錐形,長度9~10mm8~9mm寬度、面積50~60m㎡的橢圓形。與外耳道呈45度左右的角度傾斜。

   鼓膜有三層構造,中間有血管及神經。可以承受很大的音量,假使某些原因造成鼓膜有小破洞,如果非常小,對聽力不會有影響。即使沒有鼓膜,只要內耳還正常,只會造成聽力下降,不至於完全聽不到聲音。如有較大的破損,以手術替換即可。

   鼓膜與氣壓─飛機或電梯急速上升、下降,或是火車通過隧道時,耳朵都會有被塞住的感覺,這是肇因於氣壓的變化。平均鼓膜兩側的外耳道與鼓室的氣壓是均等的,急速上升、下降之際,兩邊的氣壓就會變得不同,一旦鼓室的氣壓變高,鼓膜與外耳道受到牽引,如果鼓室的氣壓變低,則反之。結果就會造成耳朵被塞住的感覺,有時還會伴隨疼痛。

   聲音的高低取決於音波的反覆(周波數、振動數),周波愈少聲音愈低,反之則愈高。每秒周波數的計算單位稱為赫茲,人類可以聽到的範圍,從20~20000赫茲的聲音。但隨著年齡增加,尤其高音的聽力範圍會下降,成人為16000赫茲,老人大約5000赫茲。

   動物的可聽音域:貓60~65000赫茲、狗15~120000赫茲、海豚150~150000赫茲、蝙蝠1000~120000赫茲、人類20~20000赫茲。

   人類外耳道(由耳孔到鼓膜)的長度約2.5公分,具有共鳴的作用。這種共鳴管可以對應的聲音波長為管長度的四倍,也就是說可以引發10公分波長的聲音共鳴,以赫茲數而言就是3440赫茲(音速為每秒344公尺) ,此為人類對聲音最敏感的範圍。一般人交談時聲音為 500~4000赫茲,因此人類的耳朵對於談話聲音最敏感。

   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音大小,可以用「方」(phon)作為表示單位。

   音量大小(單位方/phon)─樹葉的沙沙聲15、耳邊細語20~30、安靜的公園40~50、蟋蟀的鳴叫聲50、普通交談60、鬧區噪音80、地下鐵或高架鐵路下方100、汽車喇叭110、打雷120、噴射機引擎130

   音量超過40方會妨礙睡眠,長期處於60方環境下,會變得焦慮不安。80方讓人沒食慾,還會引發頭痛。90方以上血壓上升,心跳加快。100方接近忍受極限,超過130方,即使是短時間也會讓耳朵疼痛,根本感覺不到聲音,150方左右會造成鼓膜破裂,內耳出血,破壞內耳的神經細胞。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

血壓與健康的關係

    血壓是血流衝擊血管壁引起的一種壓力。心臟收縮時血管內壓力較高,此時所測得的血壓稱為收縮壓(俗稱高壓),心臟舒張時壓力較低,此時所得的血壓稱為舒張壓(俗稱低壓)
1. 正常的血壓:血壓介於110-140/60-90mmHg
2. 可疑性高血壓:血壓介於140-159/90-94 mmHg
3. 高血壓:血壓高於160/95 mmHg以上。(WHO之規定)
◎ 影響血壓的因素
1. 生理因素:凡造成心臟、腎臟負擔增加,皆會使血壓增高,如運動過          度、肥胖、營養過剩。同齡的血壓,通常是男性比女性高,更年期以          後女性血壓會逐漸升高。老年人血壓較年青人高。
2. 遺傳因素;雙親均患高血壓,雙親之一患高血壓者。
3. 心理因素:情緒緊張、脾氣不好、焦慮、易怒者,血壓會升高。
4. 環境因素:a.氣溫:在寒冷環境中人的血管會收縮,而使血壓升                                          高。
        b.飲食:吸菸、喝酒、茶、咖啡、辛辣物、大鹹的食                                           物。
◎高血壓的種類:
1.原發性或特發性高血壓:可能與遺傳、情緒、鹽份、內分泌,常有家族病史。
2.繼發性高血壓:
  a.腎性高血壓:多因腎臟病所引起的高血壓或腎動脈異常造成。
  b.內分泌系統引起的高血壓:如副腎皮質或髓質發生腫瘤所引起的高血壓或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等。
◎高血壓的症狀:大多無症狀,故稱為無形的殺手。
◎常見的症狀有:頭重、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失眠、心悸、易累、兩肩酸痛、無精打采。嚴重者甚至有噁心、嘔吐、抽搐、昏迷等症狀。
◎日常生活保健:
  1.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每年一次。保持情緒平穩,充分睡眠及休息,保持理想體重,肥胖者應減輕體重。適當的飲食,避免飲用刺激物,飲食宜地熱量,鹽份攝取不可太多,尤其勿食用醃漬過食品。
  2.適當的運動:可以加強冠狀動脈側枝循環及全身血液循環,能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壓。
◎注意事項:
  1.可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開始,如多走樓梯少搭電梯。
  2.運動要溫和,不勉強,持之以恆。
  3.從事運動的方式及時間最好與醫師討論。
◎何種狀況下,須停止運動:胸部不舒服、臉色潮紅、出汗過多、脈搏跳動每分鐘超過120次、頭痛、頭暈、放鬆心情、避免焦慮不安、生氣等。
◎高血壓的惡化情形
    高血壓若不加以注意,任其持續惡化,會導致一些不好的結果出現,嚴重者甚至會危害到生命。惡化時會出現腦部,心臟,腎臟及眼睛方面的病變或併發症。
    大部分因身體器官上的退化影響血液的供輸量,導致血管收縮或舒張壓力過大而引起高血壓。若常會脖子僵硬、肩膀酸痛、頭痛、暈眩、耳鳴或長期壓力,為避免血管栓塞,請記住要學會控制血壓,千萬別讓高血壓控制你的人生。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視神經萎縮與病毒性角膜炎的病因及症狀

    視神經萎縮是指各種原因所致的視神經纖維萎縮退變,以視功能障礙(包括視野縮小、偏盲、色覺障礙等)及視神經乳頭蒼白或蠟黃等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嚴重眼病,多可導致失明,是許多眼病與顱腦占位性病變的結果。臨床按其發病的原因不同,分為原發性視神經萎縮、繼發性視神經萎縮與遺傳性視神經萎縮。
    視神經萎縮屬中醫青盲、視瞻昏渺範疇。中醫認為五臟六腑之精華皆上注於目而能視。視神經萎縮主要由於神勞、血少、元虛、精虧,臟腑功能失調,氣機不利,血瘀脈澀,目失所榮,乃至神光泯滅。故治療以補虛培本為主,兼以通路開竅、啟閉玄府、開竅明目。臨床上主要可分為肝腎陰虧、氣血兩虧、脾腎陽虛、氣滯血瘀等證型。本病的治療在於促使視神經纖維再生,因而治療宜早、療程需長。

    病毒性角膜炎主要是指由單純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組織炎症。常由發熱、感冒、疲勞等非特異性刺激所誘發。其自覺症狀為眼紅痛澀。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眼部體徵可分為三期:淺層角膜炎期─角膜上皮下見灰白色顆粒狀小疱,聚積成串或成簇;樹枝狀角膜炎期─角膜淺層的小疱破裂形成淺潰瘍,相互融合成樹枝狀排列;盤狀角膜炎期─樹枝狀潰瘍擴大並加深,形成角膜深層圓盤狀灰白色混濁。
    病毒性角膜炎中醫根據其不同的表現歸屬聚星障、花翳白陷、混睛障範圍。

2019年10月20日 星期日

異法方宜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異法方宜,是指適宜方土的不同治法。也就是說,方土不同,地理環境有別,決定氣候條件有差異。物產、生活、飲食習慣、飲食結構的差異及疾病種類性質不同,而產生不同治療方法,它的主要內容如下:

1.     東方的治療原則─天地之氣始生之方,時當春令。因而,其氣候特點偏於溫和;環境的特點是靠近海邊,盛產魚鹽;生活特點是食魚嗜鹽,易外發瘡病;治療的特點是發病多在肌表,故宜用砭石治之。因而,砭石療法是從東方傳來的。

2.     西方的治療原則─西方是盛產金玉,遍地砂石。因而,其氣候有收引勁急的特點,類似於秋令清涼肅殺氣候;環境特點是多高厚土山,其地多風,水土之性剛強;生活特點是不講究穿衣而披獸皮或穿毛布。吃的是酥酪膏肉一類的厚味飲食;體質特點是比較肥胖,不易為外邪所侵犯:致病特點是多為飲食不節、七情失調等內傷而致;治療特點宜用藥物治其內。因而,藥物治病之法是從西方傳過來的。

3.     南方的治療原則─南方陽氣一般最盛,萬物繁茂。因而,其氣候有偏於炎熱的特點,類似於夏季;環境特點是地勢低下,水土較弱,霧露常聚;生活特點是喜歡吃酸味和發酵過的食物;體質特點是經文理而色赤;疾病特點是易發生經脈拘攣、肌膚麻痹一類的病證;治療特點是宜用微針淺刺,以袪除在表之邪。因而,九針治病之法是從南方傳來的。

4.     北方的治療原則─北方為天地之氣閉藏的地區,由於地勢高,因而,其氣候具有風寒澟冽的特點;環境特點是依山陵而居,習慣於野外居住;生活特點是以牛羊乳為主食;體質特點是乳食又性寒,所以,人體多臟寒;治療特點是宜用灸法來溫陽散寒。因而,艾灸療法是從北方傳出來的。

5.     中央的治療原則─中央地區地勢平坦而濕潤,因而,其氣候有寒溫適宜的特點;環境特點是地平多濕,物產豐富;生活特點是食物品種較繁雜,較少勞動;體質特點是體弱陽虛,易傷於濕;致病特點是痿痹、厥逆、寒熱;治療特點是宜用導引按摩之法運行氣血,以袪除疾病。因而,導引按摩的治病方法是由中央地區傳出來的。

    總之,異法方宜這種因地制宜的治療原則,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治病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體現。臨證時,也只有做到異法方宜,才能治療比較複雜的病症。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醫經溯洄集》一書作者及內容簡介

    王履(約1332~1391),字安道,號畸叟,又號抱獨山人,崑山(今江蘇崑山)人。 《明史·王履傳》載,王履“學醫於金華朱彥修,盡得其傳”,因而成為朱氏得意弟子之一。 據《蘇州府志》載,明初王履曾一度為秦王府良醫正。 其著述有《醫經溯洄集》、《傷寒立法考》、《醫史補傳》、《百病鉤玄》等,但流傳至今者僅《醫經溯洄集》二十一篇,內容包括對《內經》、《本草經》、《難經》、《傷寒論》等的闡發以及對古代20餘位名醫的某些述評。 王履在吸取繼承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結合其個人心得,對傷寒與溫病加以比較和區別,主要是對上述二者的概念、病因病機、診治原則等作了較詳細地闡述,提出了自己的創見,認為溫病是感天地惡毒之氣所致。 他突破前人對外感熱病的認識,強調溫暑及時行寒疫、溫瘧、風溫、溫毒、溫疫,“決不可以傷寒六經病諸方通治”(《醫經溯徊集·張仲景傷寒立法考》)。 對傷寒溫病的治療,他主張傷寒可法仲景,溫病首清裡熱,說“凡溫病、熱病,若無重感,表證雖間見,而裡病為多……斯時也,法當治裡熱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裡熱而表自解者”(《醫經溯洄集·傷寒溫病熱病說》)。 此外,他提出了真中風與類中風之區別,說“不知因於風者,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濕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 (《醫經溯洄集·中風辨》)。 王履除具有較高醫學造詣外,還擅長詩文繪畫,《明史》稱“履工詩文,兼善繪事。嘗遊華山絕頂,作圖四十幅,記四篇,詩一百五十首,為時所稱。”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單花蟛蜞菊的功效

        單   花   蟛   蜞   菊 Wedelia prosttrata(Hook&Arn) Hensl


        科   名─菊科(Compositae)

        別   名─滷地菊、天蓬草舅、小麻糬糊、穿地龍、地錦花、貓舌菊

        繁殖方式─種子、扦插、分株

        利用部位─全草

        性   味─味甘淡、微酸;性平、涼。

        功   效─具活血通絡、清火疏肝、消熱解毒、清暑解勞、袪痰止咳、降壓退燒之功

                       效。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黃帝內經》對血證預後轉歸的論述

     血證的病機可歸結為火熱重灼、迫血妄行及氣虛不攝、血溢脈外兩類。其中,火熱亢盛所致者屬實,陰虛火旺和氣虛不攝所致者屬虛,或虛中夾實。《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云:“臂多青脈,曰脫血。安臥脈盛,謂之脫血。”此“臂多青脈”本提示瘀血,其見於危急重症,如熱病厥脫者,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隨時有發生大出血的可能。若是腹部皮表青筋暴露,則提示肝硬化、門脈高壓,也常可提示消化道大出血的可能。其中“安臥脈盛”者,安臥本當脈靜,今脈盛,可表現為脈大,脈疾,提示病情進展,或出血量大,古謂之“脫血” ,後世所謂“脈大者,血未止” ,也體現著同樣的精神。而火盛氣逆、迫血妄行所致的血證,在反復出血後,也會導致陰虛虧損,虛火內生之證,或因出血過多,血去氣傷,以致氣虛陽衰、不能攝血之候。《黃帝內經.靈樞.決氣篇》所謂“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就是指這種出血日久致虛之候。出血過多,氣隨血脫,而表現為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汗出,脈微等證者,常為亡陽之證,極當益氣固脫,應急服獨參湯等,臨床當積極搶救,否則極易危及生命。當然,“離經之血,即是瘀血” ,出血進一步發展,因虛致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因瘀致虛者,也不少見。

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人類的咀嚼及牙齒對消化功能的作用

       食物藉由牙齒咬碎,混合唾液,並以舌頭攪拌,就會轉化成容易消化                的型態送至胃部,好好咀嚼有助消化。

   細嚼慢嚥對於防止肥胖有效,此外,由於咀嚼可促進唾液分泌,唾液中所含的舌下荷爾蒙,可預防糖尿病、動脈硬化。而唾液也含有過氧化酶,可以防治癌症。

   過氧化酶可以消滅毒性,消毒時間約30秒,以咀嚼一次1秒計算,則一口至少嚼30下,有防癌效果,也可治療肥胖症。

   咀嚼不僅增進臉部肌肉活動,也能刺激腦部分泌荷爾蒙,咀嚼習慣好的兒童智商普通高於咀嚼少的兒童。

   嚼久之好處─更好消化、防止肥胖、具有預防糖尿病及動脈硬化的效果、活化腦部、消滅致癌物質。

   食慾是由腦(下視丘)控制,下視丘有發出「吃」的命令的進食中樞,以及「不要吃」的飽足中樞。刺激這兩種神經中樞的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用餐時血液中的葡萄糖上升,會刺激到飽足中樞;相反的血糖低則惠刺激進食中樞。

   牙齒─下面的部位埋在牙齦中,稱之為牙根,而顯露在外的是牙冠。牙齒最外側是琺瑯質,內側是象牙質(有細管,內有液體) ,中心為牙髓,牙髓中有神經及血管通過。

   琺瑯質約一釐米厚,是人體最堅硬的組織,以摩氏硬度表示,琺瑯質
硬度高達7~8度,與水晶、黃玉硬度相當。

   摩氏硬度表: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螢石)5(磷灰石)6(正長石)7(石英)8(黃玉)9(鋼玉)10(金鋼石)鑽石。

   琺瑯質主要成分是磷酸鈣,這種物質對於酸的抵抗力極弱。積存在牙齒的食物碎屑會孳生細菌,並產生酸性物質,如此就會溶解琺瑯質,造成孔穴,即蛀牙。
   口腔內有300種以上的細菌,雖然會造成蛀牙,但並非所有細菌都與蛀牙相關。會造成蛀牙的細菌只有幾種,主要是轉糖鏈球菌,其大小約0.5~1μm。此類鏈球菌以糖類為營養來源,從分解醣分獲得能量,同時製造出細胞外多醣體的黏性物質,藉以附著在牙齒表面,而繁殖出以轉糖鏈球菌為首的多種細菌,產生齒垢。齒垢有7~8成是細菌,1釐米的齒垢就有數億個到十億個細菌。齒垢中有醣分分解所產生的酸,會腐蝕牙齒。而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即使出現孔穴,也不會感到疼痛,不過如果侵蝕到象牙質,就會產生酸軟敏感的現象。
   人類的牙齒會生長兩次,幼兒時長較小的牙齒(乳齒) ,長大後下顎發達,則換牙為大的牙齒(恆齒)。恆齒含智齒(第三大臼齒) ,上下各16顆,一共32顆。不過很少人全部長齊,很多人沒長智齒。
   臼齒的力道相當於自己的體重,約50~7020歲左右抵達高峰60公斤,用餐時臼齒出力約20~4060
   磨牙,一般是牙齒咬合不良、壓力因素等。牙齒因為咬合不良,壓力倍增,造成焦慮,讓牙齒在睡眠中無意識的開始磨合。磨牙的力道,高達90公斤。因此會引起牙齒磨損、牙齒搖晃、頭痛、下巴肌肉疼痛、關節障礙等毛病。

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如何讓孩子攝取足夠的鈣質

    鈣質是我們身體必須的營養素之一,需由日常飲食提供;它不但促進骨骼牙齒組織的形成,還是骨骼的支柱。增加進食含鈣的食物亦有助預防骨質疏鬆症。其具體做法及注意問題如下:

1.     建議每天攝取量
     成長期間,人體必須吸收足夠的鈣質,以確保骨骼強壯健康。因此,18歲以下的人每天需要食用高達1300毫克的鈣質。至於19-50歲期間,則可減低至每天需要1000毫克。隨著年齡的增長,鈣質的流失會增加,因此需要提升吸收量,至每天1200毫克。

2.     食物中的鈣質
    奶類及奶類製品均含豐富的鈣質。不過,由於乳糖耐受不良、某些人會對乳類敏感。此外貧窮、飲食習慣或文化差異等原因,亦令不少人未能獲得足夠的鈣質。至於其他食物方面,如海藻、芝麻種子、三文魚、用雞骨或豬骨煲成的湯、蔬菜等,均是豐富的鈣質來源。

3.     鈣質的吸收
人體會透過增加一種能與鈣質結合的蛋白質去調節鈣質的吸收,而維他命D對增加鈣質的吸收也非常重要。嬰兒及兒童需要大量的鈣質,用以發展骨骼和幫助生長,故身體會吸收食物中大概50~60%的鈣質;當一般成年人的骨骼生長開始減慢,他們對食物中鈣質的吸收率會減低至大約30%。除此之外,胃酸亦是影響鈣質吸收的另一關鍵,它可幫助溶解鈣質,有助吸收;所以,鈣質補充品如跟餐食一起服用,亦能夠促進鈣質的吸收。

4.     鈣質缺乏
    缺乏鈣質會帶來一些相關的疾病。孩童缺乏鈣質和維他命D會引致枸僂病,使骨骼變軟、變形,以致不能支撐身體的重量。如成人缺乏鈣質和維他命D,亦會引起骨軟化,即成人的枸僂病,患者的骨骼會軟化並逐漸彎曲。更嚴重的,便是骨質疏鬆症,鈣質會逐漸從骨中被抽出,而骨骼會變得脆弱,不能承托身體的正常重量及壓力,最後更會造成骨裂等嚴重後果。另外,若血液中的鈣質水平嚴重偏低,則會引致肌肉收縮、喉嚨痙攣及陣發性癫癇症狀。總括而言,運動、維他命D及鈣質補充品就是預防鈣質缺乏的關鍵。
    除了飲食以外,日常生活中亦需盡量減少酒及咖啡的飲用,因為兩者都能減低鈣質吸收,增加小便中鈣質的排泄量。

5.     安全性
     普遍來說,只要每天適當地從日常飲食和補充品中吸取建議份量的鈣,是絕對安全的。過量的鈣也會帶來的副作用,例如:服用過高含量的鈣,會引起使人疼痛及危險的沉積物(如膽結石):膽結石的成音與鈣的補充品有關。如曾患有膽結石的話,在決定是否服用鈣質補充品時,就應該加倍留意。

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

青光眼的病因、症狀及病人的飲食宜忌

        青光眼是指眼壓增高,視功能損害甚至失明的一種嚴重眼病。臨床上分為原發性青光眼、繼發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根據發病的情況又可分為急性充血性青光眼(閉角型)、慢性單純性青光眼(開角型)兩類。其共同特徵是眼壓升高,視功能(視力、視野、暗適應)障礙,眼底視乳頭生理凹陷改變。前者常見於老年人,具有發病急,眼紅痛伴同側頭痛,發熱嘔吐,虹視現象,視力驟降,眼前部角膜水腫混濁,淺前房,瞳孔擴大,青光眼斑等;後者多見於年輕人,發病緩慢而隱匿,症狀較輕,就診時已屆中晚期,出現視功能障礙。
      中醫根據青光眼的不同臨床表現歸屬於綠風內障、青風內障等範疇。本病急性期以實證為主,主要由風、火、痰、鬱導致氣血逆亂,神水瘀滯,玄府閉塞;緩解期與慢性期以虛為主,常由臟腑陰陽失調,氣血失和,經脈不利,瞳神失養,玄府閉塞所致。臨床上一般按肝經風火、肝鬱氣滯、痰火升擾、陰虛風動、肝虛兩虧五型辨證施治。本病病因複雜,預後較差,目前尚難以防止發病,故宜及早診斷,早期治療,以減少視功能損害,避免致盲。

   由於青光眼患者的個體情況和飲食習慣不同,因而飲食忌口也應隨人而異。首先多數青光眼病人必須禁忌一次大量飲水、飲濃咖啡、濃可可與濃茶。因為在短時間內大量飲水,血液稀釋,滲透壓降低,可使房水生成明顯增加,如果患者前房角狭窄,則過多的房水無法及時排出,就會促使眼壓增高。而咖啡、可可、茶葉等皆含咖啡因,能興奮交感神經,導致眼壓升高。同樣道理,對湯、水、液體飲料等也要忌一次飲入過多,應多次少飲,一般每次飲水量不得超過500毫升。同時還要忌煙酒及各種辛辣刺激的食物,患者一定要忌飲高濃度的酒,否則會加重肝氣鬱結,耗傷脾胃,促使氣滯血瘀,水濕停留等以致病情明顯加重;也會使眼內血管擴張、房水分泌增多。此外,患者平時飲食時間要合理,忌飲食不節,即飽一頓餓一頓。正常的飲食消化可使血液湧向腸道,使眼壓下降。相反飲食間隔時間過長,由於飢餓,胃腸的部分血液集中到頭部,促使眼內血容量增加,房水分泌增多而眼壓升高。同時,患者還要注意大便,如大便秘結,則忌食膩滋、辛辣之食物,因大便不通,腹腔壓力增高而加重氣滯血瘀,眼壓升高。臨床證明,便秘也是誘發青光眼的一個因素。

     婦女每當經閉或絕經期,往往可見到眼壓升高。據研究,性腺分泌與眼壓有一定關係。因此月經期應忌食生冷酸性食物以及螃蟹、河蝦、田螺等寒涼性食物。因食寒性食物,可引起行經不暢,發生痛
經,影響眼壓,促使眼壓進一步升高。另外,臨床還發現高血壓與高眼壓有一定的關係。許多高血壓患者,當青光眼急性發作時,眼壓與血壓同時升高,所以有高血壓的青光眼患者需要同時控制眼壓與血壓,保持兩者的相對平衡。否則,血壓降低較多,而眼壓未被控制,視力可以很快減退,視野也會相應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