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厥論篇》指出:“太陽厥逆,●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治主病者;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言,治主病者;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太陰厥逆,僵僕嘔血善衄,治主病者。少陰厥逆,機關不利,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嘔血。”此太陰、少陰、厥陰、太陽、少陽、陽明,參《太素》乃是指足太陰、少陰、厥陰、太陽、少陽、陽明,所以此段是論足六經脈厥逆臨床表現。而本篇最後所論“手太陰厥逆,虛滿而咳,善嘔沫,治主病者;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痹,噎腫痙,治主病者,”則是論手六經脈厥逆臨床表現。此篇六經厥逆也好,十二經厥逆也好,實際上是四肢厥逆證經脈辨證所見,可以說是《黃帝內經》經絡辨證方法的具體應用。為我們今天研究經絡辨證方法及其實際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