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談痿證及其病因和病機

    痿是指筋骨痿軟,肌肉瘦削,皮膚麻木,手足不用的一類疾患,是肢體筋脈弛緩軟弱廢用的病證,以下肢不能隨意運動為主要症狀。《黃帝內經》又稱之為“痿疾痿易”等。從其症狀特點言證可分為弛緩不收性痿(腔縱)和攣縮不伸痿(筋急而)兩大類。

    現代醫學的多發性神經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縮、肌無力、側索硬化、運動神經元病、周期性麻痹、肌營養不良症等,都屬於“痿症”的範圍。
    早在2000年前,中醫對於“痿”就有較深刻的認識。無論是在《黃帝內經》《類經《素問.痿論》還是《景岳全書》等著名醫書內,眾名醫家一致認為“痿”的主要病因是由於外來損傷或者患者稟受父母之腎氣不足,導致患者精氣不足、肝腎虧、後天失養、脾氣虛弱而致。至於具體發病原因,又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

    1.情志所傷,氣鬱化熱致,即經文所說的“有所失亡,有求不得“悲哀太甚“思想無窮,所願不”等。

   2 .勞倦太過,耗液傷陰,陽亢生熱致。見經文遠行勞倦“意淫於外,入房太甚”等。

    3.觸冒暑熱傷筋耗液。對此經文有“逢大熱而渴”的論述

    4.濕邪浸,久而化熱致。見經文“有漸於濕,以水為事,弱有所留,居處相”。

    總結而論的病機是五臟因為外感或內傷,致使津液氣血內耗,不能營養皮、肉、筋、脈、骨等組織而致。因而痿證是根於內而發於外,這與痹證由於五體痹證久不去,內舍於其合而成的臟腑痹是不同的。正如張志聰所說“夫五臟各有所合痹從外而合病於內,外所因也;而合病於所因也

    如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因患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在 21歲就幾乎全身癱瘓。如今這種病也被稱為“霍金病,如果以中醫的觀點來看霍金患的就屬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